<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御侍的詩詞(837首)

    661 《寄越從事林嵩侍御》 唐·黃滔

    子虛詞賦動君王,誰不期君入對揚。
    莫戀兔園留看雪,已乘驄馬合凌霜。
    路歸天上行方別,道在人間久便香。
    應念都城舊吟客,十年蹤跡委滄浪。

    662 《寄陳侍御》 唐·黃滔

    千年二相未全夸,猶闕閩城賀降麻。
    何必錦衣須太守,別無蓮幕勝王家。
    醴泉涌處休論水,黃菊開時獨是花。
    九級燕金滿尊酒,卻愁隨詔謁承華。

    663 《江行遇王侍御》 唐·黃滔

    數年分散秦吳隔,暫泊官船浦柳中。
    新草軍書名更重,久辭山徑業應空。
    渡頭潮落將行客,天際風高未宿鴻。
    此日相逢魂合斷,賴君身事漸飛沖。

    664 《南海幕和段先輩送韋侍御赴闕》 唐·黃滔

    樹色川光入暮秋,使車西發不勝愁。
    璧連標格驚分散,雪課篇章互唱酬。
    魏闕別當飛羽翼,燕臺獨且占風流。
    滿園歌管涼宵月,此后相思幾上樓。

    665 《寄獻梓橦山侯侍御(時常拾遺諫諍)》 唐·黃滔

    漢宮行廟略,簪笏落民間。
    直道三湘水,高情四皓山。
    賜衣僧脫去,奏表主批還。
    地得松蘿塢,泉通雨雪灣。

    666 《白酒兩瓶送崔侍御》 唐·徐夤

    雪化霜融好潑醅,滿壺冰凍向春開。
    求從白石洞中得,攜向百花巖畔來。
    幾夕露珠寒貝齒,一泓銀水冷瓊杯。
    湖邊送與崔夫子,誰見嵇山盡日頹。

    667 《寒食日戲贈李侍御》 唐·盧延讓

    十二街如市,紅塵咽不開。
    灑蹄驄馬汗,沒處看花來。

    668 《亂后龍州送鄭郎中兼寄鄭侍御》 唐·李洞

    待車登疊嶂,經亂集鴒原。
    省壞蘭終潔,臺寒柏有根。
    縣清江入峽,樓靜雪連村。
    莫隱匡山社,機云受晉恩。

    寫山送別友人惜別

    669 《吉水寄閻侍御(時公調官瀑川)》 唐·李中

    何處懷君切,令人欲白頭。
    偶尋花外寺,獨立水邊樓。
    不得論休戚,何因校獻酬。
    吟馀興難盡,風笛起漁舟。

    寫景春天山水思鄉組詩

    670 《吉水作尉時酬閻侍御見寄》 唐·李中

    謬佐驅雞任,常思賦鵩人。
    未諧林下約,空感病來身。
    鎖徑青苔老,鋪階紅葉新。
    相思不可見,猶喜得書頻。

    671 《送閻侍御歸闕》 唐·李中

    羨君乘紫詔,歸路指通津。
    鼓棹煙波暖,還京雨露新。
    趨朝丹禁曉,聳轡九衢春。
    自愧湮沈者,隨軒未有因。

    672 《送察院李侍御使廬陵因寄孟員外》 唐·徐鉉

    繡衣乘驛急如星,山水何妨寄野情。
    肯向九仙臺下歇,閑聽孟叟醉吟聲。

    673 《寄許下前管記王侍御》 唐·譚用之

    昔年南去得娛賓,頓遜杯前共好春。
    蟻泛羽觴蠻酒膩,鳳銜瑤句蜀箋新。
    花憐游騎紅隨轡,草戀征車碧繞輪。
    別后青青鄭南陌,不知風月屬何人。

    674 《寄王侍御》 唐·譚用之

    鳥盡弓藏良可哀,誰知歸釣子陵臺。
    煉多不信黃金耗,吟苦須驚白發催。
    喘月吳牛知夜至,嘶風胡馬識秋來。
    燕歌別后休惆悵,黍已成畦菊已開。

    675 《送楊諫議赴河西節度判官兼呈韓王二侍御》 唐·熊曜

    賢哉征西將,幕府多俊人。
    籌議秉刀尺,話言在經綸。
    先鞭羨之子,走馬辭咸秦。
    庭論許名實,數公當即真。

    676 《三言喜皇甫曾侍御見過南樓玩月》 唐·顏真卿

    喜嘉客,辟前軒。
    天月凈,水云昏。
    ——顏真卿
    雁聲苦,蟾影寒。

    677 《五言送李侍御聯句》 唐·顏真卿

    吾友駐行輪,遲遲惜上春。
    ——顏真卿
    東西出餞路,惆悵獨歸人。
    ——皎然
    歡會期他日。
    驅馳恨此身。
    ——張薦
    須知貢公望,從此愿相因。
    ——李崿

    678 《建安寺夜會,對雨懷皇甫侍御曾聯句》 唐·皎然

    相思非是遠,風雨遣情多。
    ——皎然
    愿欲披云見,難堪候曉過。
    ——李縱

    679 《斛石山曉望寄呂侍御》 唐·薛濤

    曦輪初轉照仙扃,旋擘煙嵐上窅冥。
    不得玄暉同指點,天涯蒼翠漫青青。

    邊塞生活

    680 《東林寺寄包侍御》 唐·靈澈

    古殿清陰山木春,池邊跂石一觀身。
    誰能來此焚香坐,共作壚峰二十人。

    * 關于御侍的詩詞 描寫御侍的詩詞 帶有御侍的詩詞 包含御侍的古詩詞(8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