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得道者的詩詞(1136首)
21
《和何長官六言次韻》 宋·蘇軾
作邑君真伯厚,去官我豈曼容。
一廛愿托仁政,六字難賡變風。
五噫已出東洛,三復愿比南容。
學道未従潘盎,(南海謂狂為盎,潘近世得道者也。
24
《送鄱陽復道者》 宋·釋智愚
相逢首人漆雙瞳,衣衫零落迎秋風。
甘將百骸作泥土,冷笑萬事如展蓬。
當今祖道薄如紙,瓦缶雷鳴鬧人耳。
正音卻作畫線懸,兩手枕胸淚如洗。
行行不惜兩莖眉,魔宮虎穴俱探窺。
山窮橋斷始得路,伎倆盡時方見伊。
28
《龍潭張道者》 唐·伍喬
碧洞幽巖獨息心,時人何路得相尋。
養生不說憑諸藥,適意惟聞在一琴。
石徑掃稀山蘚合,竹軒開晚野云深。
他年功就期飛去,應笑吾徒多苦吟。
29
《贈王道者》 唐·李中
混俗從教鬢似銀,世人無分得相親。
槎流海上波濤闊,酒滿壺中天地春。
功就不看丹灶火,性閑時拂玉琴塵。
仙家變化誰能測,只恐洪崖是此身。
30
《寄中條道者》 唐·貫休
柏梯杉影里,頭白藥山孫。
今古管不得,是非爭肯論。
虎須懸瀑滴,禪衲帶苔痕。
常恨龍鐘也,無因接話言。
31
《商山道者》 唐·貫休
五千言外得玄音,石屋寒棲隔雪林。
多傍松風梳綠發,只燒崖藥點黃金。
澄潭龍氣來縈砌,月冷星精下聽琴。
曾夢先生非此處,碧桃溪上紫煙深。
32
《水調歌頭》 宋·關注
吾鄉陸永仲,博學高才。
自其少時,有聲場屋,今棲自鹿洞下,絕葷酒,屏世事,自放塵埃之外。
行將六十,而有嬰兒之色,非得道者能如是乎。
鳳舞龍蟠處,玉室與金堂。
寫景憂民孤寂
38
《大名府大安閣主道者》 宋·楊億
釋子修行與眾殊,銅臺連接起精廬。
群公共結二林社,萬乘曾回六尺輿。
衣惹天香親御座,閣成云構倚晴虛。
浮生自恨猶貪祿,未得同翻貝葉書。
* 關于得道者的詩詞 描寫得道者的詩詞 帶有得道者的詩詞 包含得道者的古詩詞(113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