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師父。昔日甘河曾得遇。大道心開。設教東游海上來。天涯回首。挈得吾鄉三四友。魏國升遐。驚動秦川百萬家。
寒梅我故人,歲必以文會。涴墨尚可覆,未知凡幾醉。晚乃得此詩,山靈以為最。置身風月上,出語色香外。
孤根要先覺,一花已后會。而況萬香中,晚乃夸狂醉。東皇兆群物,無物居其最。對梅欲著語,當在梅之外。
講習豈無樂,鑽磨未有涯。書非貴口誦,學必到心齋。酒可陶吾性,詩堪述所懷。誰言曾點志,吾得與之偕。
行不得也哥哥,十八灘頭亂石多。東去入閩南去廣,溪流湍駛嶺嵯峨。行不得也哥哥。
吾愛鄭夫子,妙年振英聲。讀書不肯死章句,笑殺當時魯兩生。男兒何事空饑餓,角巾嘯起東山臥。三奏《陽春》和者稀,立談古人獨知我。
四州環一島,百洞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登高望中原,但見積水空。此生當安歸,四顧真途窮。
遣化何時取眾香,法筵齋缽久凄涼。寒蔬病甲誰能采,落葉空畦半已荒。老楮忽生黃耳菌,故人兼致白芽姜。蕭然放箸東南去,又入春山筍蕨鄉。
東風催雨破天慳,行圃歸來剩解顏。百草吹香蝴蝶鬧,一溪漲綠鷺鷥閑。老來每嘆論心少,貧甚方知覓醉艱。猶賴籃輿無恙在,呼兒結束入南山。
蓐食寒燈下,脂車小市傍。驛門猶淡月,街樹正清霜。觸目關河異,興懹道路長。丈夫當自力,雙鬢易蒼蒼。
黃旗傳檄趣歸程,急服單裝破夜行。肅肅霜飛當十月,離離斗轉欲三更。酒消頓覺衣裘薄,驛近先看炬火迎。渭水函關元不遠,著鞭無日涕空橫。
曉傳尺一到江村,拜起朝衣漬淚痕。敢恨帝城如日遠,喜聞天語似春溫。翰林惟奉還山詔,湘水空招去國魂。圣主恩深何力報,時從天末望修門。
天青云白十分晴,帆飽舟輕盡日行。江底魚龍貪晝睡,淮南草木借秋聲。好山縹緲何由住,華發蕭條只自驚。莫怪時人笑疏嬾,宦情元不似詩情。
暖轎行春底見春,遮欄春色不教親。急呼青繖小涼轎,又被春光著莫人。
草藉輪蹄翠織成,花圍巷陌錦韙屏。早來指點游人處,今在游人行處行。
淮山腳下大江橫,御柳梢頭絳闕明。覽盡山川更城郭,雨花臺上太奇生。
天公也自喜良辰,上已風光忽斬新。點撿一春好天色,更無兩日似今晨。
游人不是上墳回,便是清湍褉事來。最苦相逢無處避,天禧寺及雨花臺。
女唱兒歌去蹈青,阿婆笑語伴渠行。只虧郎罷優輕殺,櫑子雙檐挈酒餅。
粉捏孫兒活逼真,象生果子更時新。輸嬴一擲渾閑事,空手入城羞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