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得地里的詩詞(1264首)
861
《歸國遙》 唐·韋莊
春欲暮,滿地落花紅帶雨。
惆悵玉籠鸚鵡,單棲無伴侶¤
南望去程何許,問花花不語。
早晚得同歸去,恨無雙翠羽。
寫景寫山
862
《浣溪沙》 唐·薛昭蘊
紅蓼渡頭秋正雨,印沙鷗跡自成行,整鬟飄袖野風香¤
不語含嚬深浦里,幾回愁煞棹船郎,燕歸帆盡水茫茫。
鈿匣菱花錦帶垂,靜臨蘭檻卸頭時,約鬟低珥算歸期¤
花茂草青湘渚闊,夢馀空有漏依依,二年終日損芳菲。
865
《美劉太保》 唐·司馬扎
常愛魯仲連,退身得其趣。
不知鴟夷子,更入五湖去。
云霞恣搖曳,鴻鵠無低翥。
萬里天地空,清飆在平楚。
867
《正宮》 宋·柳永
●爪茉莉秋夜
每到秋來,轉添甚況味。
金風動、冷清清地。
殘蟬噪晚,其聒得、人心欲碎,更休道、宋玉多悲,石人、也須下淚。
868
《醉落魄(述懷)》 宋·蘇軾
醉醒醒醉。
憑君會取這滋味。
濃斟琥珀香浮蟻。
一到愁腸,別有陽春意。
須將幕席為天地。
歌前起舞花前睡。
從他落魄陶陶里。
猶勝醒醒,惹得閑憔悴。
869
《一落索》 宋·晁端禮
道著明朝分袂。
早眉頭攢翠。
不言不語只偎人,滿眼里、汪汪地。
向道不須如此。
轉吞聲飲氣。
一團兒肌骨不禁春,甚有得、許多淚。
871
《南鄉子》 宋·陳師道
潮落去帆收。
沙漲江回旋作洲。
側帽兒行斜照里,颼颼。
卷地風前更掉頭。
語妙后難酬。
回雁峰南未得秋。
喚取佳人聽舊曲,休休。
瘴雨無花孰與愁。
872
《滿庭芳》 宋·沈蔚
雪底尋梅,冰痕觀水,晚來天氣尤寒。
漸聞歌笑,輕暖發春妍。
賞盡十洲新景,依稀見、三島風煙。
判深夜,一年月色,只是這般圓。
873
《憶王孫(絕筆)》 宋·周紫芝
梅子生時春漸老。
紅滿地、落花誰掃。
舊年池館不歸來,又綠盡、今年草。
思量千里鄉關道。
山共水、幾時得到。
杜鵑只解怨殘春,也不管、人煩惱。
874
《滿庭芳》 宋·曹勛
白氎行纏,青巾包結,幾年且混常流。
寰中誰見,心地自清幽。
雨散昆侖頂上,香潤遍、瓊圃無憂。
靈芽長,如今寒暑,饑渴總何愁。
婉約寫景惜春
875
《花舞》 宋·史浩
奇花命以佳名,因其有香,尊之為客。
欲知標格,請觀一字之褒;爰藉品題,遂作群英之冠。
適當麗景,用集仙姿。
玉質輕盈,共慶一時之會;金尊瀲滟,式均四坐之歡。
877
《蝶戀花》 宋·張掄
弱水茫茫三萬里。
遙望蓬萊,浮動煙霄外。
若問蓬萊何處是。
珠樓玉殿金鰲背。
惟是飛仙能馭氣。
霞袖飄_,來往如平地,除□飛仙誰得至。
只緣山在波濤底。
878
《前調》 宋·李呂
兩鬢垂。
珠璣滿斗猶慵起。
玉馬象盤還得意。
漏冷銅烏喚不_,更移紅燭桃花底
* 關于得地里的詩詞 描寫得地里的詩詞 帶有得地里的詩詞 包含得地里的古詩詞(12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