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得地里的詩詞(1264首)
461
《古田女》 宋·陳普
昔年過饒州,一事獨希差。
清川浴婦人,以書不以夜。
上流濯垢膩,下流汲歸舍。
供佛與事尊,共用如啗蔗。
462
《和詩守豐年行》 宋·郭印
園林搖落露寒梢,秋成穰穰彌四郊。
千里播種無不毛,妻兒溫飽忘啼號。
馀粒施及禽與猱,有田寧復棄而逃。
太守牧民如牧馬,宣化承流王澤下。
463
《偈頌一百五十首》 宋·釋心月
禪禪萬萬千,眉插鬢,耳垂肩。
千花影里,百草頭顛。
或時虛空里釘橛,或時旱地上生蓮,引得寒山子笑掀天。
吟得新詩一兩聯,足成三百篇。
464
《送別宋金州》 宋·孫應時
安康使君發成都,群公祖送車塞余。
秋風關山二千里,王命不得辭崎嶇。
使君世族楚彭城,家今會稽之上虞。
我居咫尺不早識,萬里相逢天一隅。
465
《有粲》 宋·曾豐
春風穆穆,有粲若鋈。
獨出者英,既亭既矗。
孰刻之玉,公旰玩兮忘{掬扌換饣}。
春雨涔涔,有粲若琳。
467
《雜詩六首》 唐·李華
黃鐘叩元音,律呂更循環。
邪氣悖正聲,鄭衛生其間。
典樂忽涓微,波浪與天渾。
嘈嘈鴟梟動,好鳥徒綿蠻。
468
《詠史十一首》 唐·李華
昂藏獬豸獸,出自太平年。
亂代乃潛伏,縱人為禍愆。
嘗聞斷馬劍,每壯朱云賢。
身死名不滅,寒風吹墓田。
469
《望云騅馬歌》 唐·元稹
憶昔先皇幸蜀時,八馬入谷七馬疲。
肉綻筋攣四蹄脫,七馬死盡無馬騎。
天子蒙塵天雨泣,巉巖道路淋漓濕。
470
《雜憶五首》 唐·元稹
今年寒食月無光,夜色才侵已上床。
憶得雙文通內里,玉櫳深處暗聞香。
花籠微月竹籠煙,百尺絲繩拂地懸。
憶得雙文人靜后,潛教桃葉送秋千。
471
《憶山送人》 宋·蘇洵
少年喜奇跡,落拓鞍馬間。
縱目視天下,愛此宇宙寬。
山川看不厭,浩然遂忘還。
岷峨最先見,晴光厭西川。
472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475
《花娘歌》 宋·梅堯臣
花娘十二能歌舞,籍甚聲名居樂府。
荏苒其間十四年,朝作行云暮行雨。
格夫氣俊能動人,人能動之無幾許。
前歲適從江國來,時因醼席相微語。
476
《夢蝗》 宋·王令
至和改元之一年,有蝗不知自何來。
朝飛蔽天不見日,若以萬布篩塵灰。
暮行嚙地赤千頃,積疊數尺交相埋。
樹皮竹顛盡剝枯,況又草谷之根荄。
477
《題李公麟山莊圖〈并敘〉》 宋·蘇轍
伯時作《龍眠山莊圖》,由建德館至垂云沜,著錄者十六處,自西而東凡數里,巖崿隱見,泉源相屬,山行者路窮于此。
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勝金巖、寶華巖、陳彭漈、鵲源。
以其不可緒見也,故特著于后。
子瞻既為之記,又屬轍賦小詩,凡二十章,以繼摩詰輞川之作云。
478
《送陳資深歸廣》 明·楊基
丈夫輕別離,投老欲入廣。
奈何干戈際,萬里涉沆漭。
茲城頗阜庶,有女供奉養。
世亂得粗安,胡勞問鄉黨。
479
《湘陰廟梨花(有序)》 明·楊基
平生厭看桃與李,惟有梨花心獨喜。
海雪樓前雪一株,歲歲清明醉花底。
北山岡下花最盛,千樹玲瓏圍綠水。
前年騎馬賞花處,我與河東兩人耳。
480
《題郭功甫詩卷》 宋·李廌
山人跨魚天上來,識者珍重愚者猜。
或呼文舉異童子,林宗獨謂王佐材。
蚩蚩眾目如瞽蒙,白馬羽雪皆皚皚。
古有仁賢不愚者,舉足疐路心徘徊。
* 關于得地里的詩詞 描寫得地里的詩詞 帶有得地里的詩詞 包含得地里的古詩詞(12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