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徒處的詩詞(865首)

    781 《跋羅商卿守黑銘》 宋·項安世

    大江從西來,傲岸有矜色。
    日與峽爭雄,百戰無虛刻。
    行逢天闊處,漭沆四無壁。
    始知向來事,何啻蝸兩國。

    782 《賦運使張大監道州石山以張詩平地風瀾險于水》 宋·項安世

    枚回洲邊春水生,日光照縠波文平。
    繡衣使者何世上,彩舟喚客論交情。
    平生擇交不擇利,俗子紛紛臥之地。
    少年所識惟石君,晚歲相從不相棄。

    783 《將請鄉郡作》 宋·張嵲

    本初休車騎,陶令歸田園。
    憧憧天壤間,何人無一廛。
    惟我若斷梗,漂流浙江邊。
    牽絲始立歲,屏處知命年。

    784 《示疑者》 宋·張嵲

    天見已如摩勒果,佛求休待缽曇花。
    萬緣畢竟歸空劫,舉世徒勞算海沙。
    除幻已超白骨觀,修真閑運紫河車。
    時人欲識歸投處,無盡光中是我家。

    785 《桃花塢》 宋·張嵲

    三吳皆白水,處處只橫舟。
    獨有桃花塢,光風盡日留。
    一朝山雨過,忽見夏陰稠。
    詎惜繁華晚,徒嗟歲月遒。

    786 《去年十一月十二日致宏如秦州仆餞之余口復到》 宋·張嵲

    憶昔游河梁,對床三夜語。
    平生慷慨心,遠別顏亦苦。
    朔風黃葉深,尚記軀車去。
    君行已映林,我首猶屢顧。

    787 《送張養正》 宋·張嵲

    脫巾造朝市,委轡即田廬。
    雖云懷素尚,出處亦自如。
    吾宗信端諒,憲憲為世儒。
    頃以才令選,來司中秘書。

    788 《同張伯子威子季子雉聞子陸及之時子政家弟輔》 宋·章甫

    南城有隱居,靜退我所與。
    兩窮成邂逅,一笑同出處。
    翛然五畝園,耕種了寒暑。
    朱櫻前日栽,茂密已如許。

    789 《重午》 宋·張镃

    林間忘時節,今朝忽重午。
    雨過天未昧,輕陰障初暑。
    追思兒童日,爭先纏彩縷。
    葵榴映昌歜,梅李參角黍。

    790 《分韻送王非之官山險得再字》 宋·劉宰

    達官須親民,未竟法應再。
    昔君治姑孰,報政甫初載。
    桃李春正華,風木養不待。
    至今田里間,往往誦遺愛。

    791 《長生草為葉峭峰賦》 宋·王镃

    唐時呂巖叟,換骨成神仙。
    遺丹傳老樹,變化延其年。
    丹香忽融液,散入蒼崖巔。
    長生孕靈草,莖葉何鮮鮮。

    792 《題程亞卿所藏劉進畫魚》 明·李東陽

    劉生亦是丹青豪,近來作畫無此曹。
    平明退直呼濁醪,半酣脫卻宮錦袍。
    戲將禿筆作鱗介,已覺四壁生風濤。
    風濤洶涌向何處,岸閣江空起煙霧。

    793 《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圖歌》 明·李東陽

    何人醉寫云山圖,浮云澒洞山模糊。
    空明射地日漏影,稍覺樹林開扶疏。
    平原蒼莽不知處,忽有細路通榛蕪。
    茅堂枕山半閣水,卷幔正對前峰孤。

    794 《和林叔己詠福壽林塘韻謝楊守舉狀》 宋·陳淳

    漳臺最尊第一峰,分支福壽飛雙虹。
    壽山左蟠氣蔥蔥,福山右峙狀窿窿。
    中有洞壺出塵蹤,景物簇聚造化功。
    不減杜陵門城東,未數漆園舊崆峒。

    795 《和丁祖舜綠筍之韻》 宋·陳淳

    哦風徑游衛山峬,溢耳謠言如春敷。
    猗猗青青發三嘆,熟察其調未免粗。
    當年載歌淇水澳,區區但取枝葉綠。
    惡知中有至味存,爽人神思勝於玉。

    796 《讀豫章集成柏梁體》 宋·陳棣

    元佑升平超治古,誕布人文化寰宇。
    道山翰苑郡仙處,一代文章繼周魯。
    斯道盟寒誰是主,眉山二老文章虎。
    眉山鑒裁高難與,網羅九萬摶風羽。

    797 《題菊鄉亭》 宋·陳杰

    晉朝徵士種菊處,滿地蒼云無古今。
    漫喜孤亭初結構,每懷高節此登臨。
    南山日入輸佳氣,北闕天長馳寸心。
    瞻眺徘徊徒感慨,清風簾底坐鳴琴。

    798 《病后寄鄭自正》 宋·陳宓

    臥病六十朝,尪羸欲顛躓。
    中虛苦暴下,外怯因多涕。
    風邪動感觸,寒熱肆留滯。
    百病果難堪,未免趣醫至。

    799 《和陳中行校書》 宋·陳宓

    老梅抱奇姿,寂寞山之陽。
    風月已為友,云水環其鄉。
    蜂蝶不能到,林深自揚揚。
    蕭疏謝公墅,淡靜午橋莊。

    800 《和林堂長第一溪山韻》 宋·陳宓

    伊誰排比此溪山,只與高人倚徒看。
    不是三秋足風露,從來六月亦清寒。
    雙鋒未用平殘虜,巨刃先將剸險灘。
    我亦形容最佳處,崔詩在上句成難。

    * 關于徒處的詩詞 描寫徒處的詩詞 帶有徒處的詩詞 包含徒處的古詩詞(86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