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徒勞子的詩詞(244首)

    81 《和張文潛有所嘆韻》 宋·虞儔

    老驥困鹽車,四足若有絆。
    鶯鳩搶榆枋,控地不能遠。
    我本田家子,釋耒事游宦。
    少壯恥干請,老大誰推挽。

    82 《僉判丈兩賜新字韻詩因次韻兼簡文顯》 宋·趙蕃

    連朝枉詩句,俊逸且清新。
    嘆我徒勞思,知公固絕人。
    林園能數駕,風雨未妨辰。
    作底周夫子,關門懶似真。

    83 《贈修水黃君子行》 宋·程公許

    雨潤莘野犁,水給漢陰甕。
    一為大烹鼎,玉食此焉供。
    一如朽木偶,肯受關索弄。
    顯晦勢則然,達觀等一夢。

    84 《述九頌·固屏》 宋·程公許

    蚩尤兮飛炱,天狗墮兮隱雷。
    天運兮日蹙,目漲兮氣埃。
    一失兮一行,熟強兮孰弱。
    莽三垂兮骨縱橫,恣強敵兮橫奔突。

    85 《塾樓春集次日和兒輩韻》 宋·衛宗武

    伊耆噓至和,薰播彌大地。
    有聲沸候禽,有色衒名卉。
    麗景接川原,浩萬歷歲幾。
    于時不得樂,夫人自暴棄。

    86 《木綿布歌》 宋·艾性夫

    吳姬織綾雙鳳花,越女制綺五色霞。
    犀薰麝染脂粉氣,落落不到山人家。
    蜀山橦老鵠銜子,種我南國趁春雨。
    淺金花細亞黃葵,綠玉苞肥壓青李。

    87 《懷浙中兄弟》 宋·晁公溯

    昔游楚澤窺衡湘,飄然欲返川無梁。
    途窮問津西入蜀,十年一過如風狂。
    欲知滯留視草木,來時尺許今人長。
    石龜尚有懷海心,茍非達者寧無情。

    88 《閔雨詩》 宋·李覯

    吳江之南,是曰豐國。
    五種之生天下食,一歲不登,吾民菜色。
    如何天不仁,

    89 《送王安之無錫州判》 宋·陸文圭

    龍峰鄰吾州,赤子久失乳。
    或加手斲削,誰肯頃摩拊。
    有客來嘉禾,談我讀書塢。
    口稱王侯賢,可配循吏古。

    90 《偈頌六十八首》 宋·釋法薰

    乾峰錦包特石,云門鐵裹泥團。
    筑著磕著,言端語端。
    不是任公子,徒勞話釣竿。

    91 《送吉州云上人》 宋·釋法薰

    語言動靜總天真,叉手徒勞問別人。
    舊說青原白家酒,子歸切忌再沾唇。

    92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宋·釋紹曇

    寒空書雁,破壁吟螀。
    井梧翻葉,巖桂飄香。
    無位真人,橫拖倒拽,無地埋藏。
    舉世生盲人不識,分拿摸象恣猖狂。
    徒勞香至子,歷魏與游梁。
    啞,鵲石何曾解放光。

    93 《與蒙城知縣陳著作同賦吐綬鳥》 宋·蘇頌

    羽毛之美其類眾,雉曰吐綬世尤重。
    靈姿異稟來何方,有客攜持自咸雍。
    朱籠馴習繡墩調,珍貴不與常禽共。
    庭前愛玩不能已,欲買未有千金俸。

    94 《走筆答贈胡京孺(名拱極)》 明·程嘉燧

    丈夫身無羽翰長逼側,江水滔滔阻相識。
    白首逢君大道間,一笑寒灰吐顏色。
    五山低昂波浪高,扁舟掀舞同秋毫。
    截江破浪赴知己,侯門噂沓譏徒勞。

    95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96 《進學解》 唐·韓愈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方今圣賢相逢,治具畢張。
    拔去兇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

    古文觀止勸學抒懷懷才不遇

    97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 兩漢·司馬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
    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98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99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100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 關于徒勞子的詩詞 描寫徒勞子的詩詞 帶有徒勞子的詩詞 包含徒勞子的古詩詞(24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