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徐榻的詩詞(98首)

    81 《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 宋·方岳

    林壑黃昏外,衡門紫翠邊。
    火耕今已老,云臥幾何年。
    棋斂將殘局,篙回興盡船。
    畫麟真已矣,騎犢適悠然。

    82 《用佚老園叟韻簡直孺并寄園叟》 宋·方岳

    趙君規模要名世,徐君人物南州稚。
    欲攜老硯共硯冰,梅花不許山礬弟。
    今年識徐如識春,未識佚老園中人。
    似聞竹外一溪碧,天與隔斷俗子塵。
    此詩到眼情已浹,吾曹終與常人別。
    不然持問溪頭云,渠自客吾分半榻。

    83 《再次韻因索紙筆》 宋·方岳

    誰何扣門聲啄木,踏雪逢迎寒起粟。
    詩筒過我捷於羽,墨滑豈供貂尾續。
    云鏘孤響落瓊璈,頓覺聞韶不知肉。
    膽驚強韻婁吐舌,春溢長箋手幾縮。

    84 《寄盧致遠》 宋·陳著

    春來日日雪滿山,雪晴初放春風還。
    高人佳處獨先得,挼藍新漲溪一灣。
    垂楊隔岸竹隔水,梅花飛香莎草斑。
    市聲咫尺自辟易,天景呈發無留慳。

    85 《寄翁賓暘》 宋·陳允平

    歷歷長涂謁魯侯,征塵寧復戀貂裘。
    江城露冷霜初滑,海谷冰消水欲流。
    夜月觀書徐穉榻,春風聽樂仲宣樓。
    料君頻作四湖夢,曾憶孤山有舊游。

    86 《次郭吉甫梅仙之官廣右》 宋·胡仲弓

    路入天南更向西,春風匹馬赴瓜期。
    折將官柳送行客,歸及山梅結果時。
    澉上鳳凰身未到,灘頭鸂鶒事先知。
    徐君曾下陳蕃榻,況是林宗早見推。

    87 《甲午孟夏祝公輔道過山中遂偕如上饒赴孟史君》 宋·黎廷瑞

    南山有田不歸種,大瓠濩落無所用。
    遂令沉沉走長江,萬里艱危憶君共。
    嘗疑公佩延平劍,引得九淵龍子閧。
    雁汊渡頭鏖北風,真是脫身人鮓甕。

    88 《句》 宋·陶弼

    劍待張華時已晚,榻延徐孺禮應疏。

    89 《同張以道出游近郊成古詩十六韻》 宋·張镃

    今辰天宇佳,風光宛如春。
    園廬豈不樂,景熟興未伸。
    與客策蹇驢,城東訪幽人。
    幽人本非約,意往隨清真。

    90 《挽京口使君豐郎中十首》 宋·劉宰

    南徐開府未旬時,一掃煩苛布惠慈。
    孺子竟孤縣榻望,伯牙空有絕弦悲。

    91 《再韻謝和章》 宋·劉宰

    公詩滄海生明月,草木光輝涯不竭。
    仆如拙匠運斧斤,顏汗淋漓指流血。
    心知短綆難汲深,拱把之木無繁隊。
    風雅墮地幾千祀,牢落荒林鳴絡緯。

    92 《湖口寄方去言》 宋·方回

    不見秋崖老,吾宗尚有人。
    十年疲遠夢,七尺記長身。
    醉月金陵曉,遨花輦路春。
    雁題盟未爽,鶴化事遄新。

    93 《失題》 宋·李處權

    天上石麟墮,人間瓊樹芳。
    叔孫知典禮,曹植有文章。
    桃李蹊方盛,芝蘭室更香。
    榻先徐孺下,書異鄴侯藏。

    94 《留別范元長二十八韻》 宋·李處權

    博治人為史,循良吏得師。
    謀謨當啟沃,出處系安危。
    鶚立通丹地,龍章近赤墀。
    咨詢唐典故,筆削漢官儀。

    95 《上延帥沈內翰》 宋·李復

    昔年圖史守巖幽,每仰高文動斗牛。
    千里來登徐孺榻。
    一時如上李膺舟。
    激昂囊潁思先出,慰藉泥涂欲晚收。
    曾笑王筠無事業,但題草木作風流。

    96 《題立齋不礙云山亭》 宋·陸文圭

    英英山中云,蒼蒼云外山。
    云山偃蹇若高上,不傍貴貴人門戶間。
    藕堂老人家四壁,詩句曾參浣花客。
    一亭半落平疇外,拾盡乾坤眼獨窄。

    97 《次韻和前漳守馬郎中三篇·碧波亭感事》 宋·蘇頌

    華堂直北望云煙,勞遠勤歸此待賢。
    下榻喜逢徐稚至,登舟常羨李膺仙。
    知君將奉三年最,感舊曾歌一夜憐。
    紅粉若能留客醉,不辭飛盞共陶然。

    98 《還自伊山過金城宿覺慧寺贈始寧禪師》 宋·王洋

    家山三百里,處處逐流水。
    舟行鑒影中,塵埃不須洗。
    人言田間苦,我言田舍好。
    濁醪三兩杯,沈憂積如掃。

    * 關于徐榻的詩詞 描寫徐榻的詩詞 帶有徐榻的詩詞 包含徐榻的古詩詞(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