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後者的詩詞(218首)
201
《山中詞》 宋·王令
山中兮何游,登彼山兮樂天高。
棄吾馬以取步,降吾車兮足兩履。
石當道兮行旁,木礙上兮下俯。
曾蹈險之非艱,聊憑高兮下顧。
202
《烏鴟》 宋·王令
雄烏無空沖,雌烏無定飛。
一巢不易成,兩口千柴枝。
已高懼風顛,已下憂人窺。
欲集更自翔,既安復重移。
烏巢又生烏,復哺猶可期。
鴟梟亦有巢,母死子後飛。
嗚呼造物者,於此竟誰尸。
203
《謝客二首》 宋·王令
擾援車馬各,各以勢利奔。
自問閭巷人,何為亦紛紛。
與客成往還,勉就俗所敦。
禮不經圣人,頗厭後世煩。
204
《讀孟子》 宋·王令
去梁無故又辭齊,弟子紛紛益不知。
天下未平雖我事,己身已枉更何為。
後來誰是聞風者,當世何嘗不召師。
士要自高無顧世,遺編今亦有人疑。
205
《古廟》 宋·王令
古廟隆隆敞庭扉,風雨剝壁黦柱榱。
我來安知神所依,穹堂窸窣風旛旗。
神君龐軀突須眉,視我睨睚坐倨箕。
惕爍觀者駭不怡,群鬼後先張福威。
207
《次韻子瞻游羅浮山》 宋·蘇轍
客迷墮澗逢玉京,云行夭喬風號鳴。
暗中過盡石髓滑,驚喜觀闕朝霞明。
東坡南去類此客,擠者力盡非求生。
偶然瀕海少氛氣,復有福地容躬耕。
209
《寄黃充》 宋·陳師道
俗子推不去,可人費招呼。
世事每如此,我生亦何娛。
黃生後來秀,純茂靜者徒。
不見動經月,來亦不須臾。
210
《送李奉議亳州判官四首》 宋·陳師道
吾友張文潛,君行乃其里。
當年釣游處,壯者或可指。
聞風起遐想,意作千古士。
不知塵土中,奴椎婢不齒。
胸中無一塵,筆下有百紙。
勿問見自知,未語君已憙。
與游今已後,行矣勿停軌。
211
《贈二蘇公》 宋·陳師道
岷峨之山中巴江,桂椒柟櫨楓柞樟。
青金黃玉丹砂良,獸皮鳥羽不足當。
異人間出駭四方,嚴王陳李司馬揚。
一翁二季對相望,奇寶橫道驥伏箱。
212
《答魏衍黃預勉余作詩》 宋·陳師道
我詩淺短子貢墻,眾目俯視無留藏。
句中有眼黃別駕,洗滌煩熱生清涼。
人言我語勝黃語,扶豎夜燎齊朝光。
三年不見萬里外,安得奮身置汝傍。
213
《題郭功甫詩卷》 宋·李廌
山人跨魚天上來,識者珍重愚者猜。
或呼文舉異童子,林宗獨謂王佐材。
蚩蚩眾目如瞽蒙,白馬羽雪皆皚皚。
古有仁賢不愚者,舉足疐路心徘徊。
215
《鹿門寺》 宋·李廌
蓬萊鹿門道,莽莽漢津渡。
川涂兩緬邈,今古同此路。
德公厭州里,翁媼是中去。
風流可引想,千載豹隱霧。
216
《汝州王學士射弓行》 宋·李廌
汝陽使君如孫武,文章絕人喜軍旅。
要知談笑能治兵,戲教紅妝樂營女。
白氈新袍錦臂鞲,條脫掛弓腰白羽。
彩錯旌旗照地明,傍花映柳陳部伍。
217
《滿江紅·唐宋諸公》 宋·汪莘
唐宋諸公,誰道得、梅花親切。
到和靖、先生詩出,古人俱拙。
寫照乍分清淺水,傳神初付黃昏月。
盡後來、作者斗尖新,仍重疊。
* 關于後者的詩詞 描寫後者的詩詞 帶有後者的詩詞 包含後者的古詩詞(21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