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後宮的詩詞(145首)

    101 《虞美人·秋深猶帶秋初熱》 宋·無名氏

    秋深猶帶秋初熱。
    未放秋香發。
    愛他樓下木芙蓉。
    妝罷三千美女、出唐宮。
    西湖雖小風光勝。
    分得錢塘景。
    這些林木這些山。
    恰似三賢堂後、憑闌干。

    102 《導引·歲華婉娩》 宋·無名氏

    歲華婉娩,侍宴玉皇宮。
    雕輦出房中。
    豈知軒後丹成去,望絕鼎湖龍。
    壽原初掩九虞終。
    歸蹕五云重。
    惟馀寶冊書鴻烈,清廟配三宗。

    103 《鵲橋仙·玉葉流芳》 宋·無名氏

    玉葉流芳,金枝孕秀。
    那更婺星臨照。
    果然謫降月宮仙,四葉蓂、留春半後。
    雙麟奇妙,傳若速肖。
    彩戲萱庭右。
    行膺世寵更軒昂,看存錫、金花鸞誥。

    104 《鵲橋仙·星橋才罷》 宋·無名氏

    星橋才罷,嫩涼如水,一夕祥煙縈繞。
    歡傳玉母宴西池,正綠發、斑衣稱壽。
    兒孫鼎貴,弟兄同相,輝映貂蟬前後。
    六宮宣勸錫金桃,看盛事、明年重又。

    105 《永遇樂·萬法由心》 宋·無名氏

    萬法由心,應觀法界,一切心造。
    老子瞿曇,同歸去揆,不離心是道。
    自從識得,坎離交濟,煉藥粗知昏曉。
    云騰雨飛,蟾宮兔走,丹闕更無煩惱。

    106 《六州》 宋·無名氏

    慶深恩。
    寶歷正乾坤。
    前帝子,後圣孫。
    援立兩儀軒。

    107 《壺中天/念奴嬌》 宋·無名氏

    清涼天氣,正中秋過後,恰才七日。
    岳降生申逢令旦,聽得歡聲洋溢。
    戲彩堂前,兩行珠翠,酒勸杯浮碧。
    祝君遐算,壽星長對南極。

    108 《賀圣朝·太平無事》 宋·無名氏

    太平無事,四邊寧靜狼煙眇。
    國泰民安,謾說堯舜禹湯好。
    萬民翹望彩都門,龍燈鳳燭相照。
    只聽得教坊雜劇歡笑。

    109 《梅花引·園林靜》 宋·無名氏

    園林靜。
    蕭索景。
    寒梅漏泄東君信。
    探春回。

    110 《百字謠/念奴嬌》 宋·無名氏

    中和節後,云翳凈、向夕新蟾飛出,月姊傳聲,明日是、紫府神仙誕節。
    彩系麒麟,瑞騰嵩岳,喜氣交洋溢。
    魁星頭上,光芒仍露消息。
    好是一鶚秋風,鞭云駕霧,去作龍門客。

    111 《折紅梅·睹南翔征雁》 宋·無名氏

    睹南翔征雁,疏林敗葉,凋霜零亂。
    獨紅梅、自守歲寒,天教最後開綻。
    盈盈水畔。
    疏影蘸、橫斜清淺。

    112 《絳都春·寒陰漸曉》 宋·無名氏

    寒陰漸曉。
    報驛使探春,南枝開早。
    粉蕊弄香,芳臉凝酥瓊枝小。
    雪天分外精神好。

    113 《早梅芳/喜遷鶯》 宋·無名氏

    冰唯清,玉唯潤。
    清潤無風韻。
    此花風韻,自然清潤傳香粉。
    故應春意別,不使凡英恨。

    114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二》 宋·梅堯臣

    天子尋常幸直廬,裹頭宮女捧雕輿。
    紅泥已賜春醅酒,黃帕曾經御覽書。
    林果鳥應銜去後,燕窠蟲有落來余。
    禁中事事能傳詠,播在人間不是虛。

    115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十》 宋·梅堯臣

    漢家宮殿蔭長槐,嫩色蔥蔥芣染埃。
    天仗龍旗穿影去,鉤陳豹尾拂枝來。
    青蟲掛後蜂銜子,素月生時桂并栽。
    我意方向杜工部,冷淘唯喜葉新開。

    116 《送韓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 宋·梅堯臣

    渭入秦宮古,褎分蜀道難。
    泉聲春雨後,月色曉程寒。
    蠶浴桑芽短,禽啼杏萼丹。
    從來稱召杜,民俗在君安。

    117 《秋風篇》 宋·梅堯臣

    秋風白虎嗥,長庚光如刀。
    水源縮竅穴,木根潛脂膏。
    啄實已細毳,嚙枯皆豎毛。
    鬼啼竹籬梢,月黑為朋曹。

    118 《次韻和景彝省闈宿齋二首》 宋·梅堯臣

    晝日南宮雨後涼,齋嚴官重靜於常。
    庭前斗雀墮還起,欄下秋花落自香。
    看盡云容天漏碧,讀殘書帙卷披黃。
    九衢塵土莫能到,蕭瑟微風葉響廊。

    119 《觀何君寶畫》 宋·梅堯臣

    燕馬易畫,吳牛難圖。
    馬骨隱細牛骨麤,馬毛厚密牛毛疏。
    麤疏必辨別,細密多模胡。
    乃知戴嵩筆,能出韓干徒。

    120 《和淮陽燕秀才》 宋·梅堯臣

    我官忝博士,曾昧通經術。
    前因辟書來,亦不習文律。
    循舊臨學宮,虎革被羊質。
    倚席未能講,占牘聊置日。

    * 關于後宮的詩詞 描寫後宮的詩詞 帶有後宮的詩詞 包含後宮的古詩詞(1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