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律家的詩詞(376首)

    341 《答釋子問詩法》 宋·艾性夫

    汝家有子蘭,詩體能入選。
    爾后島可輩,往往以律變。
    選律固無擇,語意忌庸淺。
    大音尚和平,至味貴悠遠。
    歸歟事斯語,妙理千萬變。
    歐稱九僧今不見,退之擬過紅樓院。

    342 《苦寒》 宋·孔武仲

    晨風獵獵卷書堂,坐愛松筠耐雪霜。
    歲律崢嶸催暮景,時光宛轉逼新陽。
    金卮滿引顏雖解,石火深籠焰不長。
    安得仙家卻寒術,吸吞霞氣赤城傍。

    343 《范令人生日》 宋·晁公溯

    文正垂芳久,風流八葉蕭。
    名傳慶歷頌,功冠寶元朝。
    人物追三代,儀刑正百僚。
    后來登玉筍,故自有霜條。

    344 《楊周輔來考試刑法同在別闈剛直士也喜為賦此》 宋·晁公溯

    風俗嗟久衰,所見皆軟熟。
    今年客益州,得此一士足。
    古來豐鎬都,氣壓瀍澗卜。
    豈須和氏璧,自有藍田玉。

    345 《和丁祖舜二月陰寒之作》 宋·陳淳

    東皇涖事已告半,農村恰恰脂田車。
    胡為玄冥尚偃蹇,暗弄威權未退斜。
    陳{露各換今}最癡鎖烏腳,阿香亦懶敲龍牙。
    竟日欲雨竟不雨,號寒往往悲啼鴉。

    346 《江亭小憩》 宋·陳杰

    遠樹依山瘦,空江抱郭斜。
    水云涵雁影,晴雪落梅花。
    經歲長為客,方春最憶家。
    又持五字律,草草答年華。

    347 《挽外舅》 宋·陳宓

    孝友生來閭里推,外家雙闕蚤知師。
    歷官惠愛今龔遂,律己廉隅古伯夷。
    四郡聲稱如昨日,十年閑退未衰時。
    老成德望嗟難繼,笳鼓原頭淚滿頤。

    348 《壽龔國太》 宋·陳宓

    三朝十國錫封頻,八帙華齡歲律新。
    膝下平分千里月,門中渾作一家春。
    已將相業傳諸子,更喜聞孫早有人。
    歲挹壺山入壺斝,壽溪袞袞壽杯醇。

    349 《詠史上·宣帝》 宋·陳普

    不將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數國囚。
    莫道漢家雜王霸,十分商鞅半分周。

    350 《丁丑別金壇劉漫塘七首》 宋·杜范

    北風吹夏律,草木塵沙昏。
    枝葉曾未害,根本難具論。
    肉食謀何有,家食徒殷勤。
    誰能起東山,掃翳扶朝暾。

    351 《七十翁五言十首》 宋·方回

    詩家自有律,高處在平中。
    能使生為熟,何愁拙不工。
    嚴祠七里瀨,漢鼎一絲風。
    敢謂方虛叟,還如陸放翁。

    352 《贈筆工楊日新》 宋·方回

    黃鐘九寸裁為律,六呂六律相配匹。
    嶰谷參差十二筒,猗管城子從此出。
    上古蒼頡初制字,后人蒙恬始造筆。
    吳云不律燕云弗,韻書又以律為聿。

    353 《次韻全君玉和高士馬虛中道院》 宋·方回

    古人無欲非引年,古無有欲之圣賢。
    曰無欲者無私欲。
    昊皇魯叟畫系傳,柱下木子知止足。

    354 《次韻芝田上人子虛二首》 宋·方回

    為問葛藤禪律論,口箝舌結更無言。
    何如了辦眼前事,且說詩家不二門。

    355 《月月紅花》 宋·方回

    十二循環換律筒,芳葩長是笑春風。
    山家不識堯蓂莢,日歷聊憑月月紅。

    356 《嘉興尉府教閱即事》 宋·葛紹體

    輕風盪宿氛,薄日籠曉晴。
    草嫩芟鋤易,沙軟蹙踏輕。
    軍容壯而肅,兵器老以剛。
    震動擊鼓鼙,節止鳴鐃鈣。

    357 《留別范元長二十八韻》 宋·李處權

    博治人為史,循良吏得師。
    謀謨當啟沃,出處系安危。
    鶚立通丹地,龍章近赤墀。
    咨詢唐典故,筆削漢官儀。

    358 《和周湜雪》 宋·李復

    六合天人競散花,坐驚門地亦清華。
    川原霽后龍鱗出,島嶼平時鳥篆斜。
    秀發園林春萬里,寒生樓觀月千家。
    待看陽律還暄早,破潤乘凌見翠牙。

    359 《讀史》 宋·陸文圭

    魏延及楊儀,兩人蜀俊乂。
    各懷專忌心,曲直竟誰在。
    孔明惜其才,未嘗輒偏廢。
    渭南反斾歸,師在千里外。

    360 《送趙使君老父吟》 宋·彭龜年

    使君朝天騎霜啼,朔風獵獵吹裳衣。
    鉦鐃聒天山谷應,旌旂弄日龍蛇飛。
    幫人遮留留不得,壯兒截鐙小兒泣。
    老翁數十相扶攜,喘若筒吹行轉疾。

    * 關于律家的詩詞 描寫律家的詩詞 帶有律家的詩詞 包含律家的古詩詞(3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