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待的詩詞(637首)

    621 《接伴北使至樂壽寄高陽安撫吳仲庶制》 宋·蘇頌

    道路傳聞北守賢,就中清尚是河間。
    轅門臥鼓軍無警,幕府賡歌筆不間。
    只合論思居禁闥,豈宜留滯在邊關。
    寧容舊客升堂室,擬請新篇滿篋還。

    622 《與諸同僚偶會賦八題·燈》 宋·蘇頌

    黃昏蝙蝠飛,空堂蟋蟀吟。
    相對語未闌,不覺更漏侵。
    呼童持短檠,注以蘭膏深。
    皎皎見寒光,良宵愜予心。

    623 《程制邁父求挽詞》 宋·蘇籀

    從班有子蒔陔蘭,三貴相承德齒官。
    政理庭闈貽濟美,暄涼枕席問平安。
    箕裘桑梓人欽羨,滫瀡膏飴養色難。
    千乘送車傾井邑,劍留傳寶涕紈瀾。

    624 《次韻王丈豐父制荔枝二十韻》 宋·蘇籀

    葉實根株尚老蒼,龍鱗皋比貴先嘗。
    千林斷送詩騷酒,三絕無逾色味薌。
    爛醖恢臺養風骨,涵滋沆瀣結天漿。
    怕寒僻處深於越,贄貢無階遇有唐。

    625 《蒙和府制寵和前韻又承東湖水嬉之招一首》 宋·蘇籀

    一聲巧囀柳巔頭,半丈紅芳送曉籌。
    天氣柔嘉收積雨,林花稠疊竦高樓。
    七槃長袖重新制,九醖空樽詎足憂。
    丘壑夔龍位巖石,何妨送帽對沙鷗。

    626 《次韻王制讀東坡詩兼述韓歐之美一首》 宋·喻良能

    文章端與時高下,列國有風周有雅。
    建安氣質混不傷,齊梁紛紛堪斗量。
    先唐詩人子韓子,落筆洗空千古士。
    篇章杼軸自己出,正派猶能傳六一。

    627 《次韻王制劉侍郎倡和》 宋·喻良能

    袞衣猶未趣東歸,吳會先傳蜀道詩。
    急峽高江追子美,清風明月笑嚴維。
    花圍白帝行春日,香藹黃堂坐嘯時。
    顧我迂疏堪底用,強顏薪粟效支離。

    628 《喜制王丈歸自夔門》 宋·喻良能

    三年遙望瞿塘峽,獨立西風首重回。
    一騎扁扁飛詔去,片帆渺渺下江來。
    平生不愿侯萬戶,今日重欣酒一杯。
    聞道日邊催覲速,不須歸路更徘徊。

    629 《次韻夔府王制寄示巫山圖》 宋·喻良能

    碧嶂嶙峋夔子國,白云縹緲昭君鄉。
    平生不識巫山面,今日巫山到眼傍。

    630 《題開先寺飛橋次制王公韻》 宋·喻良能

    漱玉亭邊百尺橋,游人平步玉虹腰。
    憑欄下眠清淵底,秋水無塵浸碧霄。

    631 《次韻王制初見虎牙銅柱詩》 宋·喻良能

    千騎遠征夔子國,百篇還賦杜陵詩。
    虎牙突兀撐空出,恰似云開衡岳時。

    632 《次韻王制題予廬山記后二絕》 宋·喻良能

    曾到匡君住處山,始知身在五云間。
    吟毫揮盡無佳句,空遣奚囊捆載還。

    633 《次韻王制題予廬山記后二絕》 宋·喻良能

    山阿詩刻照云松,到處逢人問我公。
    白傅蘇仙名不滅,公名今在兩賢中。

    634 《題圓通寺至樂亭次制王公韻》 宋·喻良能

    地偏境自佳,煙云繞孤屋。
    寒聲渺疏松,翠影澹修竹。
    林深桂花晚,微風度馀馥。
    特用永歲年,聊足媚幽獨。

    635 《題胡制平賊帖》 宋·袁說友

    誤國何人作計疏,滿朝元未識真儒。
    至今恨卻無頗牧,不念丘原起日無。

    636 《代人挽王制》 宋·曾豐

    盤盤胸次五車書,凜凜朝端烈丈夫。
    詭道至前無肯可,危言及上有都俞。
    熊羆聲撼據關虎,鷹隼氣吞憑社孤。
    遺直莫容遺愛在,王公名字與湖俱。

    637 《送陳制自富沙移守京口》 宋·曾豐

    殿上舊開醫國口,閩中新出活人手。
    亙野桑麻水旱余,連村煙火兵戈后。
    饑得以食寒得衣,召為之父杜為母。
    公為民賦閔雨詩,民為公立遺愛碑。

    * 關于待的詩詞 描寫待的詩詞 帶有待的詩詞 包含待的古詩詞(6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