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待避的詩詞(233首)
101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 兩漢·司馬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
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
102
《論貴粟疏》 兩漢·晁錯
圣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遺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民貧,則奸邪生。
106
《長亭送別》 元·王實甫
(夫人、長老上云)今日送張生赴京,十里長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長老先行,不見張生、小姐來到。
(旦、末 、紅同上)(旦云)今日送張生上朝取應,早是離人傷感,況值那暮秋天氣,好煩惱人也呵!“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
”[正宮][端正好]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108
《諸子喻山水》 先秦·先秦諸子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論語·子罕》上不天則下不遍覆,心不地則物不必載。
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萬物備,歷心于山海而國家富。
110
《漁父歌三首》 宋·李珣
水接衡門十里余,信船歸去臥看書。
輕爵祿,慕玄虛,莫道漁人只為魚。
避世垂綸不記年,官高爭得似君閑。
傾白酒,對青山,笑指柴門待月還。
棹警鷗飛水濺袍,影侵潭面柳垂絳。
終日醉,絕塵勞,曾見錢塘八月濤。
* 關于待避的詩詞 描寫待避的詩詞 帶有待避的詩詞 包含待避的古詩詞(23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