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徑苔的詩詞(669首)

    41 《游金嶴趙園》 宋·陳傅良

    脈脈循檐水,林林夾岸山。
    令兒從竹下,領客入云間。
    稠木容人過,懸崖著手攀。
    從今名字出,不到徑苔班。

    42 《游城西故趙尚書果園與蕭文明李士常陳玉汝潘》 明·李東陽

    殘樽系馬立斜陽,忽送秋聲滿樹涼。
    花落始知留客久,雨來偏為作詩忙。
    山堂竹戶寒猶閉,石徑苔泥滑不妨。
    獨有園人愛沾灑,不隨僮仆問歸裝。
    ¤

    43 《仙家》 宋·釋文珦

    四面煙霞一徑苔,碧桃花際洞門開。
    椶冠道士向余說,時復有人騎鶴來。

    44 《辛亥二月望祭齋公因游甘園》 宋·朱繼芳

    海棠陰下小徘徊,屐齒深深一徑苔
    忽聽銅鉦花外近,園丁說是主人來。

    45 《花徑》 唐·韋應物

    山花夾徑幽,古甃生苔澀。
    胡床理事馀,玉琴承露濕。
    朝與詩人賞,夜攜禪客入。
    自是塵外蹤,無令吏趨急。

    46 《東峰亭各賦一物得幽徑石》 唐·王緯

    片石東溪上,陰崖剩阻修。
    雨馀青石靄,歲晚綠苔幽。
    從來不可轉,今日為人留。

    47 《竹里徑》 唐·司空曙

    幽徑行跡稀,清陰苔色古。
    蕭蕭風欲來,乍似蓬山雨。

    48 《陜下厲玄侍御宅五題·竹里徑》 唐·姚合

    微徑嬋娟里,唯聞靜者知。
    跡深苔長處,步狹筍生時。
    高是連幽樹,窮應到曲池。
    紗巾靈壽杖,行樂復相宜。

    唐詩三百首寫花寫人

    49 《晨自竹徑至龍興寺崇隱上人院》 唐·許渾

    佛寺通南徑,僧堂倚北坡。
    藤陰迷晚竹,苔滑仰晴莎。
    病憶春前別,閑宜雨后過。
    石橫聞水遠,林缺見山多。

    50 《行徑》 唐·薛能

    盤徑入依依,旋驚幽鳥飛。
    尋多苔色古,踏碎籜聲微。
    鞭節橫妨戶,枝梢動拂衣。
    前溪聞到處,應接釣魚磯。

    51 《行徑》 唐·薛能

    盤徑入依依,旋驚幽鳥飛。
    尋多苔色古,踏碎籜聲微。
    鞭節橫妨戶,枝梢動拂衣。
    前溪聞到處,應接釣魚磯。

    52 《苔》 唐·李咸用

    幾年風雨跡,疊在石孱顏。
    生處景長靜,看來情盡閑。
    吟亭侵壞壁,藥院掩空關。
    每憶東行徑,移筇獨自還。

    53 《春苔》 唐·李中

    春霖催得鎖煙濃,竹院莎齋徑小通。
    誰愛落花風味處,莫愁門巷襯殘紅。

    54 《秋苔》 唐·齊己

    獨憐蒼翠文,長與寂寥存。
    鶴靜窺秋片,僧閑踏冷痕。
    月明疏竹徑,雨歇敗莎根。
    別有深宮里,兼花鎖斷魂。

    寫景譴責邊將

    55 《水龍吟(采藥徑)》 宋·葛長庚

    云屏漫鎖空山,寒猿啼斷松枝翠。
    芝英安在,術苗已老,徒勞屐齒。
    應記洞中,鳳簫錦瑟,鎮常歌吹。
    悵蒼苔路杳,石門信斷,無人問、溪頭事。

    56 《如夢令(淵明行徑)》 宋·張炎

    苔徑獨行清晝。
    瑟瑟松風如舊。
    出岫本無心,遲種門前楊柳。
    回首。
    回首。
    籬下白衣來否。

    57 《秋徑》 宋·保暹

    杉竹清陰合,閑行意有憑。
    涼生初過雨,靜極忽歸僧。
    蟲跡穿幽穴,苔痕接斷棱。
    翻思深隱處,峰頂下層層。

    秋景

    58 《苔錢》 宋·趙福元

    繞徑玲瓏撒綠錢,田田成百又成千。
    未知買得春多少,草帶不妨長短芊。

    59 《秋徑》 宋·釋保暹

    杉竹青陰合,間行意有憑。
    涼生初過雨,靜極忽歸僧。
    蟲跡穿幽穴,苔痕接斷稜。
    翻思深隱處,峰頂下層層。

    60 《鉅庭道兄以廬山花徑景白亭冊屬題,勉成二絕》 近代·張元濟

    桃花開處紛無數,一遇詩人便不同。
    千載風流白太傅,長留名跡在山中。
    古今名勝幾沉,片碣深深掩綠苔。
    不有幽人勤拄杖,誰能荒徑辟于萊。

    * 關于徑苔的詩詞 描寫徑苔的詩詞 帶有徑苔的詩詞 包含徑苔的古詩詞(6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