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往往的詩詞(740首)

    121 《送王羽林往秦州》 唐·李端

    秦州貴公子,漢日羽林郎。
    事主來中禁,榮親上北堂。
    輶車花擁路,寶劍雪生光。
    直掃三邊靖,承恩向建章。

    122 《送客往荊州》 唐·楊憑

    巴丘過日又登城,云水湘東一日平。
    若愛春秋繁露學,正逢元凱鎮南荊。

    123 《送客往洞庭》 唐·楊凝

    九江歸路遠,萬里客舟還。
    若過巴江水,湘東滿碧煙。

    七夕節詠史

    124 《送客往鄜州》 唐·楊凝

    新參將相事營平,錦帶騂弓結束輕。
    曉上關城吟畫角,暗馳羌馬發支兵。
    回中地近風常急,鄜畤年多草自生。
    近喜扶陽系戎相,從來衛霍笑長纓。

    125 《送客往夏州》 唐·楊凝

    憐君此去過居延,古塞黃云共渺然。
    沙闊獨行尋馬跡,路迷遙指戍樓煙。
    夜投孤店愁吹笛,朝望行塵避控弦。
    聞有故交今從騎,何須著論更言錢。

    送別感傷

    126 《送客往洞庭》 唐·楊凝

    九江歸路遠,萬里客舟還。
    若過巴江水,湘東滿碧煙。

    127 《送客往鄜州》 唐·楊凝

    新參將相事營平,錦帶騂弓結束輕。
    曉上關城吟畫角,暗馳羌馬發支兵。
    回中地近風常急,鄜畤年多草自生。
    近喜扶陽系戎相,從來衛霍笑長纓。

    128 《送客往夏州》 唐·楊凝

    憐君此去過居延,古塞黃云共渺然。
    沙闊獨行尋馬跡,路迷遙指戍樓煙。
    夜投孤店愁吹笛,朝望行塵避控弦。
    聞有故交今從騎,何須著論更言錢。

    唐詩三百首抒情失意

    129 《送客往睦州》 唐·楊凌

    水闊盡南天,孤舟去渺然。
    驚秋路傍客,日暮數聲蟬。

    130 《送鄭況往淮南》 唐·司空曙

    西楚見南關,蒼蒼落日間。
    云離大雷樹,潮入秣陵山。
    登戍因高望,停橈放溜閑。
    陳公有賢榻,君去豈空還。

    131 《送李嘉祐正字括圖書兼往揚州覲省》 唐·司空曙

    不事蘭臺貴,全多韋帶風。
    儒官比劉向,使者得陳農。
    晚燒平蕪外,朝陽疊浪東。
    歸來喜調膳,寒筍出林中。

    132 《送薛良史往越州謁從叔》 唐·崔峒

    辭家年已久,與子分偏深。
    易得相思淚,難為欲別心。
    孤云隨浦口,幾日到山陰。
    遙想蘭亭下,清風滿竹林。

    133 《潤州送師弟自江夏往臺州》 唐·崔峒

    遠客乘流去,孤帆向夜開。
    春風江上使,前日漢陽來。
    別路猶千里,離心重一杯。
    剡溪木未落,羨爾過天臺。

    樂府無奈憤慨

    134 《送皇甫冉往白田》 唐·崔峒

    江邊盡日雉鳴飛,君向白田何日歸。
    楚地蒹葭連海迥,隋朝楊柳映堤稀。
    津樓故市無行客,山館空庭閉落暉。
    試問疲人與征戰,使君雙淚定沾衣。

    135 《送孫德諭罷官往黔州(孫父曾牧此州,因寄家也)》 唐·苗發

    中歲分符典石城,兩朝趨陛謁承明。
    闕下昨承歸老疏,天南今切去鄉情。
    親知握手三秋別,幾杖扶身萬里行。
    伯道暮年無嗣子,欲將家事托門生。

    136 《送人往虔州》 唐·劉商

    莫嘆乘軺道路賒,高樓日日望還家。
    人到南康皆下淚,唯君笑向此中花。

    137 《送僧往湖南(一作送清上人)》 唐·劉商

    閑出東林日影斜,稻苗深淺映袈裟。
    船到南湖風浪靜,可憐秋水照蓮花。

    138 《九日與楊凝、崔淑期登江上山會有故不得往因贈之》 唐·朱放

    欲從攜手登高去,一到門前意已無。
    那得更將頭上發,學他年少插茱萸。

    139 《送韋中丞奉使新羅(往字)》 唐·權德輿

    淳化洽聲明,殊方均惠養。
    計書重譯至,錫命雙旌往。
    星辭北極遠,水泛東溟廣。
    斗柄辨宵程,天琛宜晝賞。

    140 《奉和陳閣老寒食初假當直從東省往集賢…寄張蔣二閣老》 唐·權德輿

    晝漏沈沈倦瑣闈,西垣東觀閱芳菲。
    繁花滿樹似留客,應為主人休浣歸。

    * 關于往往的詩詞 描寫往往的詩詞 帶有往往的詩詞 包含往往的古詩詞(74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