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徹重的詩詞(367首)
242
《書事寄晁應之》 宋·張耒
野筍空階短,蒲芽出水齊。
柳垂縈鵲重,花裊帶蜂低。
桑弱蠶登箔,池晴燕啄泥。
官閑無事役,地僻斷招攜。
244
《早朝》 宋·歐陽修
閶闔初開瑞霧中,丹霞曉日上蒼龍。
鳴鞭響徹廊千步,佩玉聲趨戟百重。
雪後朝寒猶凜冽,柳梢春意已豐茸。
少年自結芳菲侶,老病惟添睡思濃。
246
《閱古堂詩》 宋·范仲淹
中山天下重,韓公茲鎮臨。
堂上繪昔賢,閱古以儆今。
牧師六十人,冠劍竦若林。
既瞻古人像,必求古人心。
248
《無俗念·茅庵交坐》 宋·無名氏
茅庵交坐,任清虛冷淡,心香頻*。
認得元初真面目,萬法同歸無別。
行若閑云,坐猶空谷,動靜成休歇。
重玄之妙,信知擘口難說。
249
《送杜挺之郎中知虔州》 宋·梅堯臣
大庾嶺邊無臘雪,惟有梅花與明月。
月光如水來向人,太守得閑杯耳熱。
吹香入酒望梁宋,正是苦寒綿可折。
亦當念君君行南,南方無冰地不裂。
251
《拍板謠》 宋·王禹偁
麻姑親采扶桑木,鏤脆排焦其數六。
雙成捧立王母前,曾按瑤池白云曲。
幾時流落來人間,梨園部中齊管弦。
管弦才動我能應,知音審樂功何全。
252
《入谷馬上》 宋·文同
群山護秦隴,轉去轉幽深。
嵐氣重壓眼,秋光清徹心。
憑鞍吟絕壁,解帶坐高林。
愛此巖泉好,臨流浣俗襟。
255
《山中吟》 宋·洪咨夔
蕊珠閑居兮作七言,琴心三疊兮舞胎仙。
呼汲日月下上云煙兮,回紫抱黃入丹田。
一面宗泥丸,六府主丹元。
五蕤應兩扉,九微徹三關。
257
《送珊上座歸育王》 宋·白玉蟾
一雙膝脛兩條鐵,一掬精神一團雪。
早曾火燄上翻身,鴛幃不把丁香結。
風吹香囊滿路香,知君也結欽山轍。
忽然洗面摸得鼻,方知皮下各有血。
258
《達觀亭》 宋·蔡襄
峭峻釣龍石,飛亭壓其端。
曠徹四無際,因之名達觀。
扳云躋大庭,仙路何紆盤。
秋明澄遠綠,晚霽凝新寒。
259
《群玉殿賜宴》 宋·蔡襄
治道承炎歷,皇基亙萬年。
深仁涵海岳,至德著坤乾。
文物歸元首,臣鄰必巨賢。
蓼蕭思及下,奕葉力追先。
260
《丙申元日過浦城西陽嶺》 宋·蔡襄
曾侍天王玉幾傍,捲簾袍色殿中央。
重宵未徹宮縣樂,上宰初持萬壽觴。
曉日半臨幡影轉,春風遍送佩聲長。
今朝千里穿云嶺,喜舉親輿返故鄉。
* 關于徹重的詩詞 描寫徹重的詩詞 帶有徹重的詩詞 包含徹重的古詩詞(36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