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徹白的詩詞(411首)
342
《賦趙守接竹引巖泉》 宋·陽枋
冰絲實瑟無膠柱,事省庭空引泉注。
為有心隨水色清,從教竹傍山腰去。
循除虢虢潺湲,華襟湛徹生靈根。
縱使婆深池自滿,尚嫌鯉躍圓荷翻。
343
《和史司直韻五首》 宋·吳潛
疑怪虛窗徹夜明,曉看積雪與階平。
雖知樂歲無捐瘠,尚恐祁寒有怨情。
天地渾淪方返樸,國家霈澤正哀惸。
區區甚愿祈三白,只怕人閒忌滿盈。
344
《日食罪言》 宋·姚勉
皇帝十四載,新元紀嘉熙。
仲冬戊寅朔,午漏方中時。
朔風震丘壑,猛籟號枯枝。
黯如商雪天,四野昏垂垂。
345
《游仙曲》 宋·陳允平
中秋月正明,夜半飛紫瓊。
拂袖天上去,攬衣朝太清。
縹緲黃金闕,迢遙白玉京。
離離百寶幢,裊裊九華旌。
346
《披云堂歌》 宋·馬廷鸞
癡云壓隴如堅城,猛風擊破如雄兵。
寒溪古洞收不徹,有如奔車白旆歸空營。
林稍劃劃露微碧,玉匣漸見青銅精。
影轉西風流日腳,萬斛黃金散空落,
347
《十月二十日感舊》 宋·馬廷鸞
九衢燈火鬧嘈嘈,斗柄低昂列宿高。
漏箭聲沉金鎖徹,紗籠影避貴官豪。
烏號望帝窮霄壤,魚爛遺民沸海濤。
三百五年風雪夕,孤臣白首臥林皋。
350
《重游能仁寺》 宋·董嗣杲
古寺踞城為甲剎,巍峨殿閣矗江云。
香煙昏壁沿廊黑,磚塔喧鈴徹郡聞。
白日僧歸春更靜,清明鬼哭夜初分。
住持羞接閑人話,要訪時官杜廣文。
351
《南鄉子·物物要休休》 元·王哲
物物要休休。
打破般般是徹頭。
認得本來真面目,修修。
一個靈芽穩穩求。
火里好行舟。
焰里白蓮素臉幽。
復郁風前通遠*,悠悠。
透過青霄
352
《蘇幕遮·道無言》 元·王哲
道無言,禪沒說。
兩道白光,唯許紅霞設。
真玉山頭常擺拽。
潑滟滟兮,返照靈峰雪。
愈玲瓏,元皎潔。
射透晴空,瑩瑩神光別。
到此玄玄妙徹。
一朵金花,里面金丹結。
353
《酹江月》 元·王哲
放心坦蕩,樂閑閑、應使蟲消尸去。
清靜長施憑雅正,封寶瓶口守護。
闡辟雙關,非能運轉,也得全精固。
三陽相見,五神分朗團聚。
354
《川撥棹·二更里》 元·王哲
二更里,瞥看天河流無竭。
忽見耿耿洪波,潑滟滟底昭徹。
向西方也,玉花結。
灌出黃芽色非擔,甲尖上摶白雪。
有此一個靈童,擺手親自去折。
害風兒,怎生說。
355
《雙雁兒》 元·王哲
奉勸伊家去西州。
放散誕、做云游。
恁時教你永無憂。
這愁煩、漸漸休。
款款牽回六只牛。
認水草、便風流。
渾身白徹得真修。
上逍遙、達岸
357
《上丹霄》 元·王哲
向終南,成遭遇,做風狂。
便游歷海上嘉祥。
閑閑得得,任從詞曲作詩章。
自然神氣共交結,認正心香。
358
《小重山 述夢》 元·王哲
夢見街前一只牛。
偏能行得穩,性溫柔。
繩來牽拽便回頭。
高峰上,臥月最風流。
隨我任遨游。
調和真逸樂,沒憂愁。
渾身白徹正堪留。
超靈岸,相從入瀛洲。
360
《風馬兒 繼重陽韻》 元·馬鈺
意馬顛狂自由縱。
來往走、鐺滴*丁。
更加之、心猿廝調弄。
歌迷酒惑財色引,鐺滴*丁。
幸遇風仙把持*。
便不敢、鐺滴*玎。
待清清、堪歸云霞洞。
渾身白徹再不肯,鐺滴*玎。
* 關于徹白的詩詞 描寫徹白的詩詞 帶有徹白的詩詞 包含徹白的古詩詞(41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