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徹處的詩詞(429首)

    41 《寒溪》 唐·孟郊

    霜洗水色盡,寒溪見纖鱗。
    幸臨虛空鏡,照此殘悴身。
    潛滑不自隱,露底瑩更新。
    豁如君子懷,曾是危陷人。

    42 《秋夢行》 唐·盧仝

    客行一夜秋風起,客夢南游渡湘水。
    湘水泠泠徹底清,二妃怨處無限情。
    娥皇不語啟嬌靨,女英目成轉心愜。

    43 《酬樂天赴江州路上見寄三首》 唐·元稹

    昔在京城心,今在吳楚末。
    千山道路險,萬里音塵闊。
    天上參與商,地上胡與越。
    終天升沉異,滿地網羅設。

    44 《和樂天重題別東樓》 唐·元稹

    山容水態使君知,樓上從容萬狀移。
    日映文章霞細麗,風驅鱗甲浪參差。
    鼓催潮戶凌晨擊,笛賽婆官徹夜吹。

    45 《琵琶歌(寄管兒,兼誨鐵山·此后并新題樂府)》 唐·元稹

    琵琶宮調八十一,旋宮三調彈不出。
    玄宗偏許賀懷智,段師此藝還相匹。
    自后流傳指撥衰,昆侖善才徒爾為。

    46 《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唐·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順山。
    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
    自茲舍車馬,始涉藍溪灣。

    47 《寄微之三首》 唐·白居易

    江州望通州,天涯與地末。
    有山萬丈高,有江千里闊。
    間之以云霧,飛鳥不可越。
    誰知千古險,為我二人設。

    48 《獨樹浦雨夜寄李六郎中》 唐·白居易

    忽憶兩家同里巷,何曾一處不追隨。
    閑游預算分朝日,靜語多同待漏時。
    花下放狂沖黑飲,燈前起坐徹明棋。
    可知風雨孤舟夜,蘆葦叢中作此詩。

    49 《賦得玉水記方流》 唐·王鑒

    玉潤在中洲,光臨碕岸幽。
    氤氳冥瑞影,演漾度方流。
    乍似輕漣合,還疑駭浪收。
    夤緣知有異,洞徹信無儔。
    比德稱殊賞,含輝處至柔。
    沉淪如見念,況乃屬時休。

    50 《元夕京城和歐陽袞》 唐·陳去疾

    蘭焰芳芬徹曉開,珠光新靄映人來。
    歌迎甲夜催銀管,影動繁星綴玉臺。
    別有朱門春澹蕩,不妨芝火翠崔嵬。
    此時月色同沾醉,何處游輪陌上回。

    51 《元夕京城和歐陽袞》 唐·陳去疾

    蘭焰芳芬徹曉開,珠光新靄映人來。
    歌迎甲夜催銀管,影動繁星綴玉臺。
    別有朱門春澹蕩,不妨芝火翠崔嵬。
    此時月色同沾醉,何處游輪陌上回。

    52 《賦月華臨靜夜》 唐·姚合

    長空埃壒滅,皎皎月華臨。
    色正秋將半,光鮮夜自深。
    九霄晴更徹,四野氣難侵。
    靜照遙山出,孤明列宿沉。
    高人應不寐,驚鵲復何心。
    漏盡東方曉,佳期何處尋。

    53 《感王將軍柘枝妓歿》 唐·張祜

    寂寞春風舊柘枝,舞人休唱曲休吹。
    鴛鴦鈿帶拋何處,孔雀羅衫付阿誰。
    畫鼓不聞招節拍,錦靴空想挫腰肢。
    今來座上偏惆悵,曾是堂前教徹時。

    54 《山泉(一作李才江詩)》 唐·楊發

    半空飛下水,勢去響如雷。
    靜徹啼猿寺,高陵坐客臺。
    耳同經劍閣,身若到天臺。
    濺樹吹成凍,鄰祠觸作灰。
    深中試榔栗,淺處落莓苔。
    半夜重城閉,潺湲枕底來。

    55 《題白蘋洲》 唐·杜牧

    山鳥飛紅帶,亭薇拆紫花。
    溪光初透徹,秋色正清華。
    靜處知生樂,喧中見死夸。
    無多珪組累,終不負煙霞。

    56 《冬日宣城開元寺贈元孚上人》 唐·許渾

    一缽事南宗,僧儀稱病容。
    曹溪花里別,蕭寺竹前逢。
    燭影深寒殿,經聲徹曙鐘。
    欲齋檐睡鴿,初定壁吟蛩。

    57 《和賓客相國詠雪》 唐·許渾

    近臘千巖白,迎春四氣催。
    云陰連海起,風急度山來。
    盡日隋堤絮,經冬越嶺梅。
    艷疑歌處散,輕似舞時回。

    58 《聽歌》 唐·劉得仁

    朱檻滿明月,美人歌落梅。
    忽驚塵起處,疑是有風來。
    一曲聽初徹,幾年愁暫開。
    東南正云雨,不得見陽臺。

    59 《和鄭校書夏日游鄭泉》 唐·劉得仁

    太虛懸畏景,古木蔽清陰。
    爰有泉堪挹,閑思日可尋。
    來聞鳴滴滴,照竦碧沈沈。
    幾脈成溪壑,何人測淺深。

    寫人同情

    60 《遣興二首》 唐·趙嘏

    溪花入夏漸稀疏,雨氣如秋麥熟初。
    終日苦吟人不會,海邊兄弟久無書。
    讀徹殘書弄水回,暮天何處笛聲哀。
    花前獨立無人會,依舊去年雙燕來。

    * 關于徹處的詩詞 描寫徹處的詩詞 帶有徹處的詩詞 包含徹處的古詩詞(4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