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役調的詩詞(78首)
41
《南徐晚望》 唐·褚載
芳草鋪香晚岸晴,岸頭含醉去來行。
僧歸岳外殘鐘寺,日下江邊調角城。
入浙孤帆知楚信,過淮疏雨帶潮聲。
如今未免風塵役,寧敢匆匆便濯纓。
42
《宮詞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銷大駕歸,御樓初見赭黃衣。
千聲鼓定將宣赦,竿上金雞翅欲飛。
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43
《蝶戀花》 宋·趙令
數四乘間遂道其衷。
翌日復至,曰:郎之言,所不敢言,亦不敢泄。
然而崔之族姻,君所詳也,何不因其媒而求娶焉!張曰:予始自孩提時,性不茍合。
昨日一席間,幾不自持。
45
《壺中天》 宋·陳景沂
江郵湘驛。
問暮年何事,暮冬行役。
馬首搖搖經歷處,多少山南溪北。
冷著煙扉,孤芳云掩,瞥見如相識。
47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49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52
《贈鄒葆光道士》 宋·曹仙家
羅浮道士真仙子,躍出樊籠求不死。
冰壺皎潔水鑒清,洞然表里無塵滓。
叱咤雷霆發指端,馘邪役鬼篆飛丹。
朝吞露氣松窗暖,夜禮星辰玉簡寒。
53
《信州糧謠》 明·程國儒
信州糧,糧何艱,十鐘一石萬里間。
朝發錢王堤,暮過嚴子灘,柁尾白浪如銀山。
朝渡蘭溪州,暮泊龍丘灣,峻如牽車上鬼關。
督吏持檄夜如箭,布帆無風河水干。
55
《寄杜仲觀》 宋·賀鑄
中春雨收霽,與子登叢臺。
形勝宛然在,太行西北來。
無情百尺土,千載未摧頹。
四顧發悲嘯,凄風振頤頦。
60
《合醬作》 宋·曾鞏
孺人舍我亡,稚子未堪役。
家居拙經營,生理見侵迫。
海鹽從私求,廚面自官得。
揀豆連數晨,汲泉候將夕。
* 關于役調的詩詞 描寫役調的詩詞 帶有役調的詩詞 包含役調的古詩詞(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