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影跡的詩詞(452首)
382
《劉侍郎見和再用韻》 宋·王之望
大方廣佛三身具,境號華嚴普賢住,三千凈土毛孔吞,百億化身塵剎赴。
底事眉山跡偏顯,端由象法時將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線頓開方便路。
384
《再賦醒心亭》 宋·姜特立
小橋枕滄灣,一水繞清激。
橫來莫知源,委去無尋跡。
戲魚時度淺,好鳥忽鳴寂。
堂坳隱空谾,竹樹閟寒碧。
385
《旅懷》 宋·姜特立
寄跡雙溪上,秋聲動遠林。
斷云流影薄,過雁云痕深。
舊館生離思,新愁闕寄音。
到頭俱夢事,俯默一長吟。
387
《山行》 宋·鄭清之
山行心跡已雙清,驟見清溪眼為明。
鬼谷洞前符竹在,觀音巖下魶魚行。
宗師宴坐空余石,龍女分流不作聲。
人影交橫到林薄,綠煙深處一猿驚。
388
《送行詩》 宋·鄭清之
半生霜鬢飄萍跡,幾度風餐系柳船。
舞詠未忘雩里在,去來翻似賈胡然。
先生自是今和靖,林下端能友士賢。
二畝孤山應更好,瘦梅疏影小春前。
389
《江漢亭百韻》 宋·鄭清之
山川自高深,開避由邃古。
長江瀉岷峨,橫亙截區宇。
東流為沔津,疏鑿仗神禹。
襟帶成奧區,都會稱鄂渚。
394
《次韻憫雨》 宋·衛宗武
百谷仰雨而蕃滋,乃穎乃苞乃成實。
鍤云方喜高下齊,大田俄報東南坼。
民窮至此噫亦甚,無年餓死其無日。
佛靈猶示致涓流,人力焉能施寸尺。
395
《賦南墅竹》 宋·衛宗武
物得氣之清,鐘秀莫如竹。
是謂東南美,群植可奴仆。
虛心而獨立,勁節不囘曲。
傍屋著數插,能洗塵萬斛。
396
《避暑》 宋·陳允平
避暑入林扃,同僧坐竹亭。
鳥飛晴地影,龍掛雨天形。
掃葉鋪椰簟,臨流注石瓶。
更無塵跡到,日落夢初醒。
397
《春郊晚歸》 宋·胡仲弓
苔錢隨履跡,柳絮點春衣。
塔影留殘照,鐘聲出翠微。
扶將藜杖去,挑取錦囊歸。
緩步微吟久,重城半掩扉。
398
《和止泓姜秦祠韻》 宋·胡仲弓
九日山頭兩徑深,不同出處卻同心。
喚回浮世夢中夢,來向先生吟處吟。
別駕堂空遺影在,隱君亭破野藤侵。
古今陳跡休深問,且把寒泉當酒斟。
400
《游承天寺偶成》 宋·胡仲弓
人間熱惱正匆匆,才入山門便不同。
云板聲中僧出定,月臺影里拂觀空。
堂陰岑寂常如夜,殿角清涼不見風。
才得浮云閒半日,明朝馬跡又西東。
* 關于影跡的詩詞 描寫影跡的詩詞 帶有影跡的詩詞 包含影跡的古詩詞(45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