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影中人的詩詞(2009首)

    681 《水龍吟·落葉》 宋·王沂孫

    曉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國凄涼早。
    蕭蕭漸積,紛紛猶墜,門荒徑悄。
    渭水風生,洞庭波起,幾番秋杪。
    想重涯半沒,千峰盡出,山中路、無人到。

    寫景抒情

    682 《恨賦》 南北朝·江淹

    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
    人生到此,天道寧論?于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
    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劍,諸侯西馳。

    哀傷幽怨遺恨

    683 《太上感應篇》 宋·李昌齡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宗教勸善

    684 《雜詩 其二》 魏晉·陶淵明

    白日淪西阿[1],素月出東嶺。
    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2]。
    風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
    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

    685 《摸魚兒·掩凄涼黃昏庭院》 宋·程垓

    掩凄涼、黃昏庭院,角聲何處嗚咽。
    矮窗曲屋風燈冷,還是苦寒時節。
    凝佇切。
    念翠被熏籠,夜夜成虛設。

    追憶傷懷傷感孤寂

    686 《摸魚子·高愛山隱居》 宋·張炎

    愛吾廬、傍湖千頃,蒼茫一片清潤。
    晴嵐暖翠融融處,花影倒窺天鏡。
    沙浦迥。
    看野水涵波,隔柳橫孤艇。

    想象寫景隱居抒情憤懣

    687 《今別離》 清·黃遵憲

    別腸轉如輪,一刻既萬周。
    眼見雙輪馳,益增中心憂。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車舟。
    車舟載離別,行止猶自由。

    別離

    688 《送參寥師》 宋·蘇軾

    上人學苦空,百念已灰冷。
    劍頭唯一吷,焦谷無新穎。
    胡為逐吾輩,文字爭蔚炳?
    新詩如玉屑,出語便清警。

    敘事議論

    689 《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唐·花蕊夫人

    五云樓閣鳳城間,花木長新日月閑。
    三十六宮連內苑,太平天子住昆山。
    會真廣殿約宮墻,樓閣相扶倚太陽。
    凈甃玉階橫水岸,御爐香氣撲龍床。

    690 《虎丘記》 明·袁宏道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無高巖邃壑,獨以近城,故簫鼓樓船,無日無之。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來,紛錯如織,而中秋為尤勝。
    每至是日,傾城闔戶,連臂而至。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靚妝麗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間。

    辭賦精選紀游山水散文

    691 《徐文長傳》 明·袁宏道

    余少時過里肆中,見北雜劇有《四聲猿》,意氣豪達,與近時書生所演傳奇絕異,題曰“天池生”,疑為元人作。
    后適越,見人家單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強心鐵骨,與夫一種磊塊不平之氣,字畫之中,宛宛可見。
    意甚駭之,而不知田水月為何人。
    一夕,坐陶編修樓,隨意抽架上書,得《闕編》詩一帙。

    古文觀止寫人懷才不遇傳記

    692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敘事長詩

    693 《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 宋·蘇軾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
    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
    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與可之教予如此。

    悼念觀點

    694 《永遇樂·長憶別時》 宋·蘇軾

    孫巨源以八月十五日離海州,坐別于景疏樓上。
    既而與余會于潤州,至楚州乃別。
    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與太守會于景疏樓上,作此詞以寄巨源。
    長憶別時,景疏樓上,明月如水。

    月亮友人懷念

    695 《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賦》 宋·吳文英

    小娉婷,清鉛素靨,蜂黃暗偷暈。
    翠翹欹鬢。
    昨夜冷中庭,月下相認。
    睡濃更苦凄風緊。

    詠物寫花

    696 《婆羅門引·暮霞照水》 宋·趙昂

    暮霞照水,水邊無數木芙蓉。
    曉來露濕輕紅。
    十里錦絲步障,日轉影重重。
    向楚天空迥,人立西風。

    詠物寫花

    697 《大江東去·用東坡先生韻》 金朝·趙秉文

    秋光一片,問蒼蒼桂影,其中何物?一葉扁舟波萬頃,四顧粘天無壁。
    叩枻長歌,嫦娥欲下,萬里揮冰雪。
    京塵千丈,可能容此人杰?回首赤壁磯邊,騎鯨人去,幾度山花發。
    澹澹長空今古夢,只有歸鴻明滅。

    豪放借古傷今憂國憂民

    698 《擬古詩七十首(錄一十三首)》 明·盛時泰

    陳思王植贈友往祚頹已久,大業緬方新。
    仰視圣皇德,承胤為我親。
    暇日荷休明,高館集眾賓。
    中廚列庖饌,水陸備鮮鱗。

    699 《入若耶溪》 唐·崔顥

    輕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
    巖中響自答,溪里言彌靜。
    事事令人幽,停橈向余景。

    寫景

    700 《古風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組詩

    * 關于影中人的詩詞 描寫影中人的詩詞 帶有影中人的詩詞 包含影中人的古詩詞(200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