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形性的詩詞(309首)

    161 《贈眼醫王生彥若》 宋·蘇軾

    針頭如麥芒,氣出如車軸。
    間關絡脈中,性命寄毛粟。
    而況清凈眼,內景含天燭。
    琉璃貯沆瀣,輕脆不任觸。

    162 《贈眼醫天彥若》 宋·蘇軾

    鍼頭如麥芒,氣出如車軸。
    間關脈絡中,性命寄毛粟。
    而況清凈眼,內景含天燭。
    琉璃貯沆瀣,輕脆不任觸。

    163 《張氏靜居院》 宋·王安石

    動者利進為,靜者樂止居。
    物性有偏得,惟賢時卷舒。
    張侯始出仕,所至多名譽。
    老矣歸偃休,買地斸荒蕪。

    164 《邢太保有鶴折翼以詩傷之客有記翎經冥三韻而》 宋·王安石

    不為摧傷改性靈,靜中猶見好儀形。
    每憐今日長垂翅,卻悔當時誤翦翎。
    醫得舊創猶有法,相知多難豈無經。
    稻粱且向人間覓,漠羨摶風起北冥。

    165 《山家》 宋·陸游

    種藥為生業,彈琴悅性靈。
    中宵煮白石,平旦誦黃庭。
    茶熟眠初起,兒扶酒半醒。
    意行無定處,猿鳥共忘形。

    166 《道院述懷》 宋·陸游

    學道已非生死流,極知心外更何求。
    理窮性盡命亦至,氣住神全形自留。
    大藥一爐真度世,孤桐三尺可忘憂。
    故人怪我歸來晚,太華峰頭又素秋。

    167 《贈萍鄉道士》 宋·文天祥

    道上觀行人,半似重相見。
    古云性相近,性豈不如面。
    萬形本一性,萬心方一殊。
    世固難絕圣,亦恐難絕愚。

    168 《悲秋》 宋·黃庭堅

    有美一人兮,臨清秋而太息。
    傷天形之缺然兮,與有足者同堂而并席。
    儻嘗獲罪於天兮,使而至於斯極。
    夫陰凝而陽化兮,沖氣飪而為和。

    169 《錄夢篇》 宋·黃庭堅

    春風亂思兮吹管弦,春日醉人兮昏欲眠。
    卻萬物而觀性兮,如處幽篁之不目天。
    試縱神而不御兮,如有順心之酒然。
    委蜩甲而去化,乘白云而上仙。

    170 《戒殺詩》 宋·黃庭堅

    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
    原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
    苦惱從他受,肥甘為我須。
    莫教閻老斷,自揣應何如。

    171 《法語》 宋·黃庭堅

    兀然無事無改換,無事何須論一段。
    真心無散亂,他事不須斷。
    過去已過去,未來何用算。
    兀然無事何曾有,人喚向外覓工夫,總是癡頑漢。

    172 《和景仁又石溪》 宋·司馬光

    溪邊有村落,未始識紛華。
    去縣只數里,居民逾百家。
    山腰茺徑轉,谷口翠微遮。
    老木紛無際,重巒浩莫涯。

    173 《病中子駿見招不往兼呈正叔堯夫》 宋·司馬光

    衰朽拙自將,蘊積成中病。
    掩扉臣小榻,安養惟便靜。
    遙知良友集,郁若荀陳盛。
    獻酬屏浮節,簡率任真性。
    雖無束帶苦,實憚把酒并。
    形囊檢藥物,不與樽罍稱。
    筋骸幸復常,他時勢三徑。

    174 《和沖卿崇文宿營直睹壁上題名見寄并寄如了不》 宋·司馬光

    白袍昔紛紛,相與會東堂。
    帝梧碧蕭瑟,翔集皆鸞鳳。
    伊余素空疏,濫吹翰黑場。
    不為群雋遺,出處聊簪裳。

    175 《三月三十日微雨偶成詩二十四韻書懷獻留守開》 宋·司馬光

    春盡少歡意,昏昏睡思添。
    正憂花氣索,更用雨聲兼。
    乍語鶯喉澀,慵飛柳絮黏。
    落英紅沒砌,茂草碧侵簾。

    176 《飛蓋橋翫月》 宋·歐陽修

    天形積輕清,水德本虛靜。
    云收風波止,始見天水性。
    澄光與粹容,上下相涵映。
    乃於其兩間,皎皎掛寒鏡。

    177 《新營小齋鑿地爐輒成五言三十七韻》 宋·歐陽修

    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
    墐戶畏初寒,開爐代溫律。
    規模不盈丈,廣狹足容膝。
    軒窗共幽窳,竹柏助蒙密。

    178 《汝癭答仲儀》 宋·歐陽修

    君嗟汝癭多,誰謂汝士惡。
    汝癭雖云苦,汝民居自樂。
    鄉閭同飲食,男女相媒妁。
    習俗不為嫌,譏嘲豈知怍。

    179 《贈張先生》 宋·范仲淹

    應是少微星,又云嚴君平。
    浩歌七十馀,未嘗識戈兵。
    康寧福已大,清靜道自生,邈與神仙期,不犯寵辱驚。

    180 《滿庭芳·盡說煙消》 宋·無名氏

    盡說煙消,皆言火滅,觸來總是無明。
    不知不覺,怎得離眾生。
    道本易行易曉,奈心迷、難曉難行。
    心魔障,未成大善,方寸不能營。

    * 關于形性的詩詞 描寫形性的詩詞 帶有形性的詩詞 包含形性的古詩詞(30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