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形兵的詩詞(202首)

    81 《六親五法》 先秦·劉向 編

    以家為鄉,鄉不可為也;以鄉為國,國不可為也;以國為天下,天下不可為也。
    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毋曰不同生,遠者不聽;毋曰不同鄉,遠者不行;毋曰不同國,遠者不從。
    如地如天,何私何親?如月如日,唯君之節!御民之轡,在上之所貴;道民之門,在上之所先;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惡。

    議論寓理

    82 《太上感應篇》 宋·李昌齡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宗教勸善

    83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84 《諸子喻山水》 先秦·先秦諸子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論語·子罕》上不天則下不遍覆,心不地則物不必載。
    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萬物備,歷心于山海而國家富。

    山水哲學

    85 《岐陽三首》 金朝·元好問

    突騎連營鳥不飛,北風浩浩發陰機。
    三秦形勝無今古,千里傳聞果是非;
    偃蹇鯨鯢人海涸,分明蛇犬鐵山圍。
    窮途老阮無奇策,空望岐陽淚滿衣。

    地方戰爭抒懷悲憤

    86 《短歌行》 明·劉基

    涼風西來天氣清,云飛水落山崢嶸。
    發膚剝削棱骨生,鮮芳菸悒成枯莖。
    百蟲哀號百竅鳴,凡有形色皆不平。
    成之孔艱壞厥輕,羈人含愁起夜行。
    列星滿天河漢橫,繁思攢心劇五兵。
    天高何由達其情,歸來托夢通精誠。

    87 《觀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藝,予嘗觀弈棋。
    筭馀知造化,著外見幾微。
    好勝心無已,爭先意不低。
    當人盡賓主,對面如蠻夷。

    88 《木蘭花慢 彭城懷古 以上江本雁門集十五首訛》 元·薩都剌

    古徐州形勝,消磨盡、幾英雄。
    想鐵甲重瞳,鳥騅汗血,玉帳連空。
    楚歌八千兵散,料夢魂、應不到江東。
    禾黍滿關中。
    更戲馬臺荒,畫眉人遠,燕子樓空。
    人生百年如寄,且開懷、一飲盡千鐘。
    回首荒城斜日,倚

    89 《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明·宋濂

    太虛之氣隨物形,天聲地聲由此生。
    小或簸蕩吼河海,大將觸搏流風霆。
    天輪膠戾神鬼戰,地軸挺拔蛟龍爭。
    圈臼洼污各異奏,彯沙礜石咸齊鳴。

    90 《苦寒行》 魏晉·曹叡

    悠悠發洛都。
    茾我征東行。
    征行彌二旬。
    屯吹龍陂城。

    91 《顏書四十韻》 宋·蘇洵

    任君北方來,手出《邠州碑》。
    為是魯公寫,遺我我不辭。
    魯公實豪杰,慷慨忠義姿。
    憶在天寶末,變起漁陽師。

    92 《崔生行》 明·何景明

    崔生自反金陵謫,騎馬復走長安陌。
    時危頗負經濟才,海內但識文章客。
    自從盜賊近神京,四海不見煙沙清。
    黃河流血日慘怛,中原戰骨霜縱橫。

    93 《曹將軍》 宋·安如山

    將軍精悍姿,齒齒碎鐵石。
    在昔童稚中,但聞飽經術。
    縱橫騁柔翰,丹雘間金碧。
    有司塞明詔,敝邑屈詞伯。

    94 《送丁少卿自桂帥移鎮西蜀》 宋·樂雷發

    瓊海收兵玉帳閑,又移齋艦泝涪灣。
    三邊形勢全憑蜀,四路封疆半是山。
    魏將舊聞侵劍閣,漢兵今欲卷函關。
    細傾瑞露論西事,想在元戎指顧間。

    95 《和立齋先生雁山韻》 宋·車若水

    洗山川穹石,削空蹲蒼城。
    一清屹萬古,何物相與形。
    步涉貪深游,往往神所兵。
    立齋立千仞,天地鑒清聲。
    平平溯龍準,不見猿鳥驚。
    斯道今泬寥,斯人世重輕。
    擎天只柱健,此囑誰堪膺。

    96 《京口行》 宋·皇甫明子

    京口兵可用,酒可飲。
    一語參差族成血,忠賊相持各凜凜。
    豈知好丑隔形骸,父為孔鸞子為鴆。
    人眾天定理則那,遺臭流芳且高枕。

    97 《登歷下亭有感》 金朝·馬定國

    男子當為四海游,又攜書劍客東州。
    煙橫北渚芰荷晚,木落南山鴻雁秋。
    富國桑麻連魯甸,用兵形勢接營丘。
    傷哉不見桓公業,千古繞城空水流。

    98 《徽宗花鳥圖》 明·方孝孺

    宣仁升遐司馬死,宋祚當時已中否。
    豈知禍亂猶未休,更立端王作天子。
    簡書四出捷星馳,重見熙豐舊設施。
    太室既崇荊國祀,朝堂新刊黨人碑。

    99 《公安》 宋·黃大受

    市人屋井底,棟與江堤平。
    大江壓堤來,浩浩勢欲傾。
    古堤騰長蛇,獨與江爭衡。
    積流增巨漲,飄突萬馬驚。

    100 《舊將》 宋·劉騭

    彊弩當年討不庭。
    功成身退炳丹青。
    囊沙澤畔知兵法,聚米山前識陣形。
    驥老未甘秋伏櫪,劍閒猶覺夜衝星。
    分茅錫土傳家牒,鐘鼎還須為勒銘。

    * 關于形兵的詩詞 描寫形兵的詩詞 帶有形兵的詩詞 包含形兵的古詩詞(20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