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當郎的詩詞(1290首)

    341 《送周元特侍郎守宣城》 宋·仲并

    西風迎公來,東風送公去。
    尚欲留朱轓,公行不可住。
    無酒對公傾,有懷為公賦。
    夫子文武資,亦復廓廟具。

    342 《賀劉侍郎三首》 宋·王之望

    漢嘉平日想風流,喜作凌云載酒游。
    塵土何時公事了,林泉聊與故人投。
    心期濟物衰難強,志在求田老未酬。
    官滿便當投劾去,一航從此下揚州。

    343 《劉侍郎見和再用韻》 宋·王之望

    大方廣佛三身具,境號華嚴普賢住,三千凈土毛孔吞,百億化身塵剎赴。
    底事眉山跡偏顯,端由象法時將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線頓開方便路。

    344 《上平江徐侍郎十絕句》 宋·曾協

    聲華奕世擅江南,誰似公家伯仲間。
    想見當年育英物,高秋爽氣滿西山。

    345 《代常州請平江鄭侍郎》 宋·曾協

    接壤西東似犬牙,一時迎送使君車。
    應憐壯歲棠陰在,未覺神京驛路賒。
    飛觀慣看涼月掛,層樓將見瑞云遮。
    當筵莫訴杯行速,兩地春光作一家。

    346 《次韻陸郎中》 宋·姜特立

    亟報門前寄好音,炯然書札照家林。
    興來自說宦情薄,詩到方知秋思深。
    臨老讀書因教子,閉門捫虱為搜吟。
    當今大筆如君少,未用深藏嘆陸沈。

    347 《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嘆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348 《曾無逸郎中名燕居曰和三續社有詩次韻》 宋·樓鑰

    通地通天只個中,千岐雖別大都同。
    兩家偶爾流傳盛,一貫臨之內外融。
    欲境掃開心在我,浮云散盡月當空。
    感而通者從來話,不感須知自有通。

    349 《鹿伯可郎中園池雜詠·梅坡》 宋·樓鑰

    江梅留待主人還,見說歸時得飽看。
    回首殘花飛作雪,一峰當戶正高寒。

    350 《辛丑殘臘前一日扁舟東歸阻風馬當乞靈祠下》 宋·楊冠卿

    維舟桑落洲,十日風和雨。
    雨余江波平,山橫眉黛嫵。
    急呼黃帽郎,來扣靈真宇。
    椒桂薦芳馨,魚龍忽欣舞。

    351 《旅懷上石似之郎中》 宋·虞儔

    妄意彈冠不作疎,向來曾是曳長裾。
    倚門慈母須微祿,當路君公亦薦書。
    杜曲詩成還蹭蹬,河東賦在有吹噓。
    上林不敢棲高樹,斗水何妨置腐魚。

    352 《挽曾仲躬侍郎三首》 宋·趙蕃

    好在茶青竹,青青十百竿。
    風煙飽持護,鳥雀靜嘲讙。
    父子當年趣,聲名后代看。
    興懷非一事,愁絕更思韓。

    353 《送張王臣還峽州兼屬峽守郭郎中季勇二首》 宋·趙蕃

    九州四海張安國,翰墨文章自出奇。
    無復若人空閣象,忽逢難弟更名詩。
    流風善政未云遠,家世斯文當屬誰。
    我愧不堪門戶寄,相逢嘆息在于斯。

    354 《題汪侍郎仲宗北山道院》 宋·汪莘

    北山之宅可忘歸,北山之山天下稀。
    自非君身有仙骨,安得蓬壺閬苑相因依。
    長松巨柏氣象古,紅鸞白鳳交橫飛。
    朔風萬里促冬日,金橘千樹爭光輝。

    355 《次韻黃侍郎滄江海棠六絕》 宋·魏了翁

    指麾紅紫思無濱,抵當丹青筆有神。
    百樹花閒一編易,主人意韻鎮長新。

    356 《董侍郎生日三首》 宋·魏了翁

    紫氣飛騫一馬驄,當年輕下五云東。
    詩書意味江都相,琴鶴規模清獻公。
    長嘯驅風靜秋戍,精神喚雨作年豐。
    列城香火知何限,蒸起祥云入頰紅。

    357 《董侍郎生日三首》 宋·魏了翁

    潞公曩自蜀遄歸,約僅逾年秉政機。
    當日燕毛誰與并,后來接踵未應稀。
    從星元合陪天柱,戴氣寧當遠日畿。
    會看傳宣燕私第,賜香成霧彩成圍。

    358 《送宇文侍郎知廬州》 宋·魏了翁

    和戎八十年,尺箠不施寸。
    彼方玄黃篚,此但青紫楦。
    懷榮保妻子,是固人所賤。
    蔌者倖邊功,橫行請十萬。

    359 《從事郎致仕史挽詩》 宋·魏了翁

    人為浮名若掛鉤,夫君知命獨休休。
    東都門外蚤辭祿,西峴山前不入州。
    告第書歸泉壤底,滿籯金在架簽頭。
    當年勇退稱三老,此老胡寧不憗留。

    360 《壽四川制置李侍郎》 宋·魏了翁

    崧高二王德,豐水數世仁。
    一心千古脈,一氣三才根。
    人言通德門,封培知幾春。
    陵州不盡用,雝國非全神。

    * 關于當郎的詩詞 描寫當郎的詩詞 帶有當郎的詩詞 包含當郎的古詩詞(129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