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當路的詩詞(2481首)

    141 《夜坐吟》 宋·曹勛

    空階夜滴秋宵雨,雨入芭蕉動窗戶。
    佳人愁絕坐幽閨,良人萬里勤征戍。
    勤征戍,在何處,濁酒狂歌醉朝暮。
    五載乘邊守當路
    漢家新筑受降城,戍卒還家免租賦。
    歸來直莫嘆白頭,

    142 《旅懷上石似之郎中》 宋·虞儔

    妄意彈冠不作疎,向來曾是曳長裾。
    倚門慈母須微祿,當路君公亦薦書。
    杜曲詩成還蹭蹬,河東賦在有吹噓。
    上林不敢棲高樹,斗水何妨置腐魚。

    143 《參議余公挽詩》 宋·虞儔

    慘澹門闌色,凄涼月旦評。
    居官皆可紀,當路競知名。
    香火祠庭老,錙銖郡紱輕。
    彈冠公自懶,相國詎忘情。

    144 《張總干挽詩》 宋·葉適

    長年官食旅邊州,當路知音不自由。
    薦墨雖圓人已寂,半輪斜月返新丘。

    145 《送以道赴漢東兵官因呈繡使吳勝這同年兼簡李》 宋·曹彥約

    久入功名會,新攜辟召書。
    忠勤曾策勵,奮迅此權輿。
    當路心知己,長城指望渠。
    只將真實地,持守足安居。

    146 《挽時僉判》 宋·王柏

    靈辰不留兮,挽者徘徊。
    羌若人之秉德兮,佩先訓之不回。
    以直道事人兮,任當路之疑猜。
    坎壈一官兮,窮達何有於我哉。
    靈辰不留兮,啟社塘之夜臺。
    薤露再歌兮,亦孔之哀。

    147 《和夾谷書隱先生寄題蛟峰石峽書院三十韻》 宋·何夢桂

    堪輿運玄化,萬物品彙分。
    狉狉鹿豕群,中吸五色麟。
    圣哲不出世,郊囿可能馴。
    粵從光岳分,鴻靈咸糾紛。

    148 《曲水亭》 宋·董嗣杲

    竹色松陰翠浪浮,春風吹落澗聲幽。
    古亭當路空涼透,溪水循盤散漫流。
    繭紙敘詩年幾換,羽觴傳酒禊重修。
    晴嵐四掩鳴琴杳,如在稽山道上游。

    149 《水月園》 宋·董嗣杲

    園門當路掩清華,喬木靈根裹翠霞。
    地擁樓臺齊葛嶺,天分香影傍林家。
    中興勛將曾營業,外邸王孫且看花。
    月色水光三十里,何人來此泛仙槎。

    150 《忠勇廟》 宋·董嗣杲

    才接軍符便起程,此行要并鐵山名。
    孤忠解得孤城急,一勇判來一死輕。
    堂屋依湖空柳色,廟門當路枕松聲。
    丈夫對著褒榮曲,誓挽天河洗甲兵。

    151 《秋晚述懷呈薛子長》 宋·華岳

    一罋香醪一曲琴,得相尋處且相尋。
    杯寬卻怪青山小,坐久不知黃葉深。
    當路星軺已鉗口,異鄉風物更關心。
    何時系艇秋江上,醉臥蘆花雪滿襟。

    152 《呈陳信父》 宋·華岳

    老來百計總無成,當路時官懶問名。
    國事只將心事比,今人難作古人評。
    蒼頭笑我樽無佐,白發欺人鑷又生。
    惟有建溪知客意,過灘時作不平鳴。

    153 《祝英臺 詠骷髏》 元·王哲

    無事閑行郊野過。
    見棺函板破。
    里頭白白一骷髏。
    獨瀟灑愁愁。
    為甚因緣當路臥。
    往來人誹謗,在生昧昧了真修。
    這回卻休休。

    154 《挽薛季益尚書》 宋·陳傅良

    州里誰如此達尊,戶庭深靜最情敦。
    不將尺牘通當路,卻枉扁舟訪杜門。
    每見色溫如有屬,欲書心槐不能言。
    從今若祭枌榆社,好配橫塘兩獻樽。

    155 《用幽字韻呈汪守謝倅》 宋·陳傅良

    旌騎收人跡,簪紳雜道流。
    引杯忘日永,得句與山幽。
    行在今當路,中興此望州。
    為將登覽目,著處訪邊籌。

    156 《酬陳頤剛見和前韻》 宋·陳傅良

    離合皆天意,盈虛幾月華。
    家才辦藜莧,吾亦逐蘆葭。
    憂世還當路,論兵有故家。
    深深看踵息,陰火養黃芽。

    157 《丁端叔送牡丹以詩來用韻酬之》 宋·陳傅良

    覺省他年見一班,老從湖海看春頒。
    瞻言百里幾相及,仰止高山竟莫攀。
    每事乞公留上策,不才容我著中間。
    一時公論方當路,愁為絲麻棄蒯營。

    158 《發王務二首》 宋·孔武仲

    曉隨燈火背千家,落盡疏星見遠霞。
    一餉春聲回宿鳥,半天寒色在啼鴉。
    臨陂弱柳猶藏葉,當路殘梅已盡花。
    賴值時光正妍潤,穩看風物到京華。

    159 《去草棘》 宋·陳文蔚

    草雖至微物,稟氣何不同。
    瑞者為靈芝。
    大抵和所鐘。
    薰者為蘭蓀,芬香播春風。

    160 《蔡岙食藕》 宋·戴表元

    地逢平處亦縈回,不是逃兵底肯來。
    坡上一祠猶姓蔡,山前當路盡通臺。
    高巖童去收桐子,鄰縣人過問藕栽。
    忽見深衣老儒者,清時不信少遺材。

    * 關于當路的詩詞 描寫當路的詩詞 帶有當路的詩詞 包含當路的古詩詞(248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