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當家的詩詞(3632首)

    721 《池上即事》 唐·白居易

    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帶當風掛薜蘿。
    鈿砌池心綠蘋合,粉開花面白蓮多。
    久陰新霽宜絲管,苦熱初涼入綺羅。
    家醞瓶空人客絕,今宵爭奈月明何。

    詠史懷古感傷

    722 《宅西有流水墻下構小樓臨玩之時頗有幽趣…吟偶題五絕句》 唐·白居易

    伊水分來不自由,無人解愛為誰流。
    家家拋向墻根底,唯我栽蓮越小樓。
    水色波文何所似,麹塵羅帶一條斜。
    莫言羅帶春無主,自置樓來屬白家。

    723 《贈夢得》 唐·白居易

    前日君家飲,昨日王家宴。
    今日過我廬,三日三會面。
    當歌聊自放,對酒交相勸。
    為我盡一杯,與君發三愿。
    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強健。
    三愿臨老頭,數與君相見。

    724 《一字至七字詩·竹》 唐·韋式

    竹。
    臨池,似玉。
    裛露靜,和煙綠。
    抱節寧改,貞心自束。
    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隨鳳熟。
    唯愁吹作別離聲,回首駕驂舞陣速。

    725 《贈毛仙翁》 唐·楊嗣復

    天上玉郎騎白鶴,肘后金壺盛妙藥。
    暫游下界傲五侯,重看當時舊城郭。
    羽衣茸茸輕似雪,云上雙童持絳節。

    726 《所居寺院涼夜書情,呈上呂和叔溫郎中》 唐·何元上

    庾公念病宜清暑,遣向僧家占上方。
    月光似水衣裳濕,松氣如秋枕簟涼。
    幸以薄才當客次,無因弱羽逐鸞翔。
    何由一示云霄路,腸斷星星兩鬢霜。

    懷古憂國憂民

    727 《浙東故孟尚書種柳》 唐·徐凝

    孟家種柳東城去,臨水逶迤思故人。
    不似當時大司馬,重來得見漢南春。

    728 《寄河陽從事楊潛》 唐·李涉

    憶昨天臺尋石梁,赤城枕下看扶桑。
    金烏欲上海如血,翠色一點蓬萊光。
    安期先生不可見,蓬萊目極滄海長。

    729 《登禹廟回降雪五言二十韻》 唐·李紳

    金奏云壇畢,同云拂雪來。
    玉田千畝合,瓊室萬家開。
    湖暗冰封鏡,山明樹變梅。
    裂繒分井陌,連璧混樓臺。

    730 《留辭杜員外式方》 唐·鮑溶

    東風吹旅懷,鄉夢無夜無。
    慚見君子堂,貧思上歸途。
    海岳泛念深,涓塵復何須。
    婆娑不在本,屈曲無弦弧。

    諷刺

    731 《桃源詞二首》 唐·施肩吾

    夭夭花里千家住,總為當時隱暴秦。
    歸去不論無舊識,子孫今亦是他人。
    秦世老翁歸漢世,還同白鶴返遼城。
    縱令記得山川路,莫問當時州縣名。

    732 《寄陜州王司馬》 唐·姚合

    家寄秦城非本心,偶然頭上有朝簪。
    自當臺直無因醉,一別詩宗更懶吟。
    世事每將愁見擾,年光唯與老相侵。
    欲知居處堪長久,須向山中學煮金。

    733 《武功縣中作三十首(一作武功縣閑居)》 唐·姚合

    縣去帝城遠,為官與隱齊。
    馬隨山鹿放,雞雜野禽棲。
    繞舍惟藤架,侵階是藥畦。
    更師嵇叔夜,不擬作書題。

    734 《題鳳翔西郭新亭》 唐·姚合

    西郭塵埃外,新亭制度奇。
    地形當要處,人力是閑時。
    結構方殊絕,高低更合宜。
    棟梁清俸買,松竹遠山移。

    735 《酬李廓精舍南臺望月見寄》 唐·姚合

    看月空門里,詩家境有馀。
    露寒僧梵出,林靜鳥巢疏。
    遠色當秋半,清光勝夜初。
    獨無臺上思,寂寞守吾廬。

    736 《從軍行》 唐·姚合

    濫得進士名,才用苦不長。
    性癖藝亦獨,十年作詩章。
    六義雖粗成,名字猶未揚。
    將軍俯招引,遣脫儒衣裳。

    唐詩三百首重陽節登高寫景

    737 《送韋弇》 唐·鄭巢

    掛席曙鐘初,家山半在吳。
    櫓聲過遠寺,江色潤秋蕪。
    陂鶴巢城木,邊鴻宿岸蘆。
    知君當永夜,獨釣五湖隅。

    738 《鄴中行》 唐·郭良驥

    年去年來秋更春,魏家園廟已成塵。
    只今惟有西陵在,無復當時歌舞人。

    739 《劉侍中宅盤花紫薔薇》 唐·章孝標

    真宰偏饒麗景家,當春盤出帶根霞。
    從開一朵朝衣色,免踏塵埃看雜花。

    春天寫花

    740 《送饒州張使君》 唐·朱慶馀

    白頭為郡清秋別,山水南行豈覺賒。
    楚老只應思入境,吳兒從此去移家。
    館依高嶺分樟葉,路出重江見葦花。
    務退唯當吟詠苦,留心曾不在生涯。

    * 關于當家的詩詞 描寫當家的詩詞 帶有當家的詩詞 包含當家的古詩詞(363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