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當傳子的詩詞(793首)
683
《古意》 宋·劉克莊
吾夫子喜稱遺逸,太史公亦傳滑稽。
堯帝杯曾遜巢許,武王粟不飽夷齊。
拾來穗即萬鐘祿,采下薇堪百甕虀。
不是狂言大無當,聞之齧缺與王倪。
684
《用強甫蒙仲韻十首》 宋·劉克莊
俊物終當騰踏去,鈍榔猶欲溯洄從。
鄰家東豈無□子,小屋西堪住士龍。
擲筆不求佳傳作,署門怕與惡賓逢。
山歌亦自諧音節,莫管人嘲似啞鐘。
686
《送胡叔獻被召二首》 宋·劉克莊
君去閩山亦動容,即今歲儉更民窮。
有豺當道憑誰問,無鳳鳴陽恐國空。
莫放欽夫歸岳下,豈容子駿久京東。
傳聞玉座籌邊急,頗牧何妨在禁中。
687
《讀太白詩一首和竹溪》 宋·劉克莊
翰林萬里出峨嵋,曾受開元帝異知。
只道高爺能毀鬲,無端環子亦嗔癡。
空傳飛燕當時句,難覓騎鯨以后詩。
的是長庚星現世,秕糠伯友與王師。
688
《再次竹溪韻三首》 宋·劉克莊
健筆當年奡可排,豈知老挾病俱來。
芋梨煨熟曾分啖,榾柮燒殘共畫灰。
伏壁尚堪傳學者,虞廷猶記和康哉。
向時同輦諸君子,輸與村翁早乞骸。
690
《寒林石屏》 宋·王令
虢山之遠數千里,虢石之重難將持。
舟車虢來每苦重,釜盎尚棄不肯攜。
茍非世尚且奇怪,孰肯甚遠載以來。
何況虢人自珍秘,得一不換千瓊瑰。
691
《送仲寶叔赴秦幕》 宋·王令
秦關千古有雄名,秦地寧時息戰爭。
草野英雄無敵國,朝廷勛德倚長城。
錦纏紅帕將軍府,紫電清霜武庫兵。
絕幕烽煙沉遠候,太平金鼓雜讙聲。
692
《再次元韻答幾道》 宋·王令
塵囂擺落到鴻冥,始見當時遁世英。
叢棘敢思丹鳳至,寸筳慚叩巨鐘鳴。
須知奔競浮榮路,未若喧傳不朽聲。
此道固為流俗笑,茍非夫子欲誰明。
693
《周思道如詔亭》 宋·文同
繁上先生教子時,義方題榜貼亭楣。
當年此地開師席,今日其言入制詞。
鄉里共傳為盛事,鬼神相助使前知。
后人若續成都記,第一詳書不可遺。
694
《北征》 宋·陳與義
世故信有力,挽我復北馳。
獨沖七月暑,行此無盡陂。
百卉共山澤,各自有四時。
華實相后先,盛過當同衰。
696
《靖州張推官庭杰挽詞》 宋·周必大
青綬當年謾佩緺,力將儒素換豪華。
篋中深貯先賢傳,門外常停長者車。
有子菑畬在經訓,平生痼疾是煙霞。
花橋卜筑花山殯,太息中吳好事家。
697
《長歌行》 宋·白玉蟾
厥初由閥閱,吾志在林泉。
為舜不無地,睎顏盡有天。
魚蟲猶可佛,雞犬皆登仙。
顧我非六六,荷天良拳拳。
698
《琵琶行》 宋·白玉蟾
長江浩浩送千古,江流不斷魚龍舞。
蘆花荻花愁暮云,天風吹我客湓浦。
移舟回首思故人,凄然一登琵琶亭。
琵琶亭上秦天遠,琵琶亭下楚江橫。
* 關于當傳子的詩詞 描寫當傳子的詩詞 帶有當傳子的詩詞 包含當傳子的古詩詞(7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