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歸高的詩詞(70首)

    21 《送崇鏡上人歸剡因寄聲高九萬孫季蕃》 宋·林表民

    一僧禮拜能行過,下面人看膽亦寒。
    月出紀成銀色界,始知方廣在林端。

    22 《送崇鏡上人歸剡因寄聲高九萬孫季蕃》 宋·林表民

    隨處禪房有水聲,我來石上坐忘形。
    臨行更酌潭中淥,要洗多生業障清。

    23 《送倪平仲高士歸天臺》 宋·林表民

    綠章封事步虛仙,來自東皇太乙邊。
    滿袖明珠出光怪,又隨溪月上歸船。

    24 《送倪平仲高士歸天臺》 宋·林表民

    桐柏山高空翠寒,夜深星斗近仙壇。
    下宮銀瀑三千丈,付與詩人雨后看。

    25 《次令衿游玉壺高詠十絕·欲歸甫留》 宋·席羲叟

    度塹昏鴉接翅稀,斷霞相映霧山微。
    騶車不用飛青蓋,試作山翁倒載歸。

    26 《春歸二絕和高希遠韻》 宋·蕭炎

    晴窗如暝樹云遮,紅紫成埃減陌車。
    不信春歸無綰擊,尚存一架木香花。

    27 《春歸二絕和高希遠韻》 宋·蕭炎

    廚供櫻筍上春盤,把酒留春少住難。
    只是檐花前夜雨,明朝便作釀梅看。

    28 《高大使吳淞歸興圖》 明·陳安

    楓落吳江白雁飛,天涯游子正思歸。
    香消夜月青綾被,涼入秋風白渼衣。
    江浦蒹葭含宿雨,驛亭楊柳帶斜暉。
    分明記得西湖上,載酒蘭舟近翠微。

    29 《七月八日同季高渡北東歸述懷分得龕字》 明·王祎

    蚤年志湖海,嘉遁非所甘。
    驅車燕趙北,弭節吳越南。
    季子夸遠適,虞卿勞負儋。
    謂將風翮翔,詎能轍鱗淹。

    30 《賦得河橋草色送高大歸龍門》 明·周玄

    江頭微暄冰始開,河橋一夜春風來。
    傷心宛似叢臺下,青青草色青如苔。
    二月三月青門道,積素浮光不堪掃。
    酒幔煙中望卻無,釣磯水畔看還好。

    31 《送高適(一作道非)弟耽歸臨淮作》 唐·王維

    (冊4卷125頁1243c)
    〔坐上作〕
    少年客淮泗。
    落魂居下邳。

    32 《高景山夜歸》 宋·范成大

    伊軋籃輿草露間,夜涼月暗走孱顏。
    忽逢陂水明如鏡,照見沉沉倒景山。

    33 《最高樓 吾擬乞歸,犬子以田產未置止我,》 宋·辛棄疾

    吾衰矣,須富貴何時?
    富貴是危機。
    暫忘設醴抽身去,未曾得米棄官歸。
    穆先生,陶縣令,是吾師。

    34 《豐城高安之間憩民家景趣幽邃為之慨然懷歸》 宋·陸游

    數家聚云根,細路入叢薄。
    濺濺石渠水,來往一略彴。
    有無鄰里通,笑語婦子樂。
    濁醪時相就,青蔬缺鹽酪。

    35 《將赴高安,出吉水,報謁縣官,歸涂宿五峰寺》 宋·楊萬里

    風暄雨暖日和柔,道是穠春不道秋。
    楚楚江楓新結束,柿紅衫子錦纏頭。

    36 《將赴高安,出吉水,報謁縣官,歸涂宿五峰寺》 宋·楊萬里

    野寺重來記昨游,一彈指頃幾經秋。
    五峰絕頂雙松樹,相識兒時到白頭。

    37 《送高陟歸金陵》 宋·司馬光

    之子秣陵去,悠悠天暫東。
    帆開曉風疾,潮落夜江空。
    在昔才華盛,至今人物豐。
    山川氣雖盡,龍虎勢猶雄。
    卞玉已三獻,齊禽會一沖。
    當令關下吏,洗目認終童。

    38 《廬山高贈同年劉中允歸南康》 宋·歐陽修

    廬山高哉幾千仞兮,根盤幾百里,◇然屹立乎長江。
    長江西來走其下,是為揚瀾左里兮,洪濤巨浪日夕相舂撞。

    39 《阮郎歸·門兒高掛艾人兒》 宋·無名氏

    門兒高掛艾人兒。
    鵝兒粉撲兒。
    結兒綴著小符兒。
    蛇兒百索兒。
    紗帕子,玉環兒。
    孩兒畫扇兒。
    奴兒自是豆娘兒。
    今朝正及時。

    40 《高士王君歸建業》 宋·梅堯臣

    風雨起春寒,乘潮曉帆送。
    目看瓜步云,心近茅家洞。
    忽覺柳已青,來時枝尚凍。
    羨爾向江南,正開新釀甕。

    * 關于歸高的詩詞 描寫歸高的詩詞 帶有歸高的詩詞 包含歸高的古詩詞(7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