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歸首的詩詞(640首)

    621 《聞秀實歸自臨安有新作戲以小詩寄之四首》 宋·王洋

    宮妝十樣向眉頭,傳道人間不爭愁。
    說與眉端向人意,元和才子舊風流。

    622 《聞秀實歸自臨安有新作戲以小詩寄之四首》 宋·王洋

    才子風流是當家,曾傳舊語到天涯。
    文章爛漫鋪江錦,合向天邊弄彩霞。

    623 《聞秀實歸自臨安有新作戲以小詩寄之四首》 宋·王洋

    天邊五色彩霞新,筆下應無筆外塵。
    一曲奏時天一笑,光搖柳宿萬枝春。

    624 《瑩老自浙歸住東廣光孝移住南華五首》 宋·曾豐

    南宗要勘北機關,踏遍江湖淮浙山。
    始信廣東元有佛,打包依舊更南還。

    625 《瑩老自浙歸住東廣光孝移住南華五首》 宋·曾豐

    重脫袈裟掛廣州,與人說法口如流。
    放生池里魚傾耳,受戒壇前石點頭。

    626 《瑩老自浙歸住東廣光孝移住南華五首》 宋·曾豐

    終年盡日講楞嚴,舌自深藏口自緘。
    腳指今將舌頭去,懸知滿閣是空函。

    627 《瑩老自浙歸住東廣光孝移住南華五首》 宋·曾豐

    無苦那從復覓甘,堂頭與水已相諳。
    猶將達磨泉中意,更去曹溪滴里參。

    628 《瑩老自浙歸住東廣光孝移住南華五首》 宋·曾豐

    制止寺中房相硯,曹溪堂上祖師衣。
    舊家公案新拈起,兩樣機關一指歸。

    629 《閣皂山道士晏時中過我南浦久之告歸三首》 宋·曾豐

    忘家未足更忘形,散客孤云跡不停。
    三楚江山心未飽,七閩泉石眼初醒。

    630 《閣皂山道士晏時中過我南浦久之告歸三首》 宋·曾豐

    孟陽風月小彌明,猶子于今有典刑。
    已得旌陽傳道妙,猶從彭澤乞詩靈。

    631 《閣皂山道士晏時中過我南浦久之告歸三首》 宋·曾豐

    客里相逢天一涯,吾歸未得羨君回。
    閩山荔子量分去,庾嶺梅花剩寄來。

    632 《戒永州道聞思歸樂三首》 宋·曾豐

    宦游佳處是零陵,廩稍優饒水石清。
    心不思歸歸不樂,汝休強勸拂人情。

    633 《戒永州道聞思歸樂三首》 宋·曾豐

    張翰陶潛出信緣,思莼愛菊返丘園。
    帝魂已托杜鵑去,今汝寧非二子魂。

    634 《戒永州道聞思歸樂三首》 宋·曾豐

    田園無力辦難俱,有益猶堪學把鋤。
    二者即今皆未具,教吾歸去卻如何。

    635 《北歸回首謝庾嶺》 宋·曾豐

    五羊一住閱三冬,諳盡人情與土風。
    醫拙市空多藥物,肉平官又少庖工。
    大寒氣候初中伏,稚子顏容七十翁。
    天下豈無游宦處,吾車不復指南中。

    636 《首夏歸途感物自酌》 宋·曾豐

    不寒不熱小梅天,千里歸懷正所便。
    嫩筍觸沙抽犢角,新荷拿水握兒拳。
    游絲有緒誰紬繹,野繭難繰自裹纏。
    歡伯疑吾猶著物,殷勤送至汗漫邊。

    637 《罷縣解歸途中聞子規三首》 宋·曾豐

    黎侯無補邑之民,業已言歸豈誑人。
    中露泥中非所戀,子規何用更諄諄。

    638 《罷縣解歸途中聞子規三首》 宋·曾豐

    輕舍柴桑悔欲追,雖無所激亦謀歸。
    子規大似相知淺,猶慮淵明未見機。

    639 《罷縣解歸途中聞子規三首》 宋·曾豐

    陶令先幾歸去來,云何謝令要人催。
    子規誤認陶為謝,莫怪區區勸又催。

    640 《拂水值黃蘊生清明歸省感懷一首》 明·程嘉燧

    山莊水步傍春華,忽送歸舟起嘆嗟。
    唐老舍前三月路,沈郎闌畔一年花。
    近來句好看余子,數去杯寬尚幾家。
    寂寂林塘寒食過,紙錢枯柳亂啼鴉。

    * 關于歸首的詩詞 描寫歸首的詩詞 帶有歸首的詩詞 包含歸首的古詩詞(64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