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歸隱的詩詞(94首)

    61 《刁經臣將歸南徐許予尋隱居之所及亡室墳地因》 宋·梅堯臣

    欲居江上山,試與問京峴。
    嘗觀鮑家詩,心慕已不淺。
    行當卜結廬,依農事清畝。
    傍葬吾先妻,同穴晚未免。
    買谷勿險深,求岡要平顯。
    松竹應所宜,蒿萊預教翦。
    我志決不移,君言幸須踐。

    62 《送僧恬歸靈隱》 明·高啟

    游方應未久,柳色變新年。
    在路逢春雪,還山訪冷泉。
    鐘催投寺錫,燈照泊江船。
    法意休多問,無言即是禪。

    63 《王周士顯謨自閩中歸溈山舊隱道經臨川惠然先》 宋·曾幾

    此生寡偶固其宜,何況身從老得衰。
    門外設羅誰一顧,道旁傾蓋子相知。
    斷金已定交游事,伐木仍傳故舊詩。
    聞說溈山堪避世,卜鄰他日更無疑。

    64 《靈隱長老歸舊山》 宋·楊億

    浮杯心與海鷗親,駐錫王城忽過春。
    麟殿九旬談妙法,曹溪一滴渡迷津。
    狂翻竹箭波隨棹,側布黃金地絕塵。
    白黑歡迎猿鳥喜,紺園風定雨花新。

    65 《送劉伯壽團練致政歸洛陽舊隱》 宋·強至

    幾年笑傲負緱云,一日重尋麋鹿群。
    歸老慢賢疏太傅,不侯誰念李將軍。
    霜天劍氣閑中見,月嶺笙聲醉里聞。
    回首功名今似夢,逢人懶說守邊勤。

    66 《春和譚曦晉仲見惠之什晉仲夔人隱居歸之城下》 宋·馮時行

    大隱休夸渾俗塵,由來空谷有幽人。
    只無憂患催垂白,何必功名掛汗青。
    我已退非金馬客,君宜上應少微星。
    卜鄰有意誅茅切,竹杖交頭到夢屏。

    67 《機簡堂自隱靜歸為萬年主人訪余林下相與道舊》 宋·吳芾

    吾鄉本仙窟,石井尤奇特。
    民物生其間,古來蓋千億。
    惟師與我家,所居共阡陌。
    少小初無殊,長乃分儒釋。

    68 《機簡堂自隱靜歸為萬年主人訪余林下相與道舊》 宋·吳芾

    術業雖不同,于道俱有得。
    師為方外游,聲價已籍籍。
    象教久衰微,賴師振業席。
    爐鞴與鉗錘,信有彌天力。

    69 《機簡堂自隱靜歸為萬年主人訪余林下相與道舊》 宋·吳芾

    果續佛慧命,作大善知識。
    我雖登禁涂,無功亦無德。
    但有憂國心,徒勞竟何益。
    掛冠歸林下,面亦無慚色。

    70 《機簡堂自隱靜歸為萬年主人訪余林下相與道舊》 宋·吳芾

    知心獨有師,相視笑莫逆。
    每思共談玄,傾倒此胸臆。
    江浙遙相望,恨不生羽翼。
    昨朝忽惠然,得得訪泉石。

    71 《機簡堂自隱靜歸為萬年主人訪余林下相與道舊》 宋·吳芾

    一見雙眼明,歡喜幾折屐。
    第念我與師,彼此頭顱白。
    世路方艱難,老去合休息。
    師既歸故鄉,不應復他適。

    72 《機簡堂自隱靜歸為萬年主人訪余林下相與道舊》 宋·吳芾

    愿言卻世緣,來伴我幽寂。
    相看成二老,永為閭里式。

    73 《忠侍者自隱靜來既歸覓詩因述其意以贈之自可》 宋·吳芾

    上人手持隱靜書,示我刊成送行句。
    飄忽如云不可留,又歸隱靜山中去。
    自謂為僧亦有緣,獲事老師非易遇。
    第念學道須遍參,要證此心歸宿處。

    74 《自玉山歸竹隱投宿廣平院》 宋·趙蕃

    久客倦城市,薄言歸田廬。
    秣馬待日斂,顛風忽來俱。
    橫策徑成去,撲撲埃滿須。
    晴雷隱虛空,數雨如投珠。

    75 《沖谷道章少隱還自上饒不見過而遂歸懷玉作詩》 宋·趙蕃

    幽居非不佳,竹屋靜以深。
    春歸邈亡蹤,草木成嘉陰。
    天氣殊未快,令人頭岑岑。
    忽思從公譚,微風動衣襟。

    76 《送僧歸舊隱》 宋·周弼

    自言歸去后,只在故山邊。
    紗帽臨溪盥,銅瓶傍水禪。
    晝閑松塔雨,春盡草堂煙。
    何故相拋舍,沉浮逐世緣。

    77 《勸梁青霞歸羅浮舊隱》 宋·李昴英

    逍遙八極片云浮,所過名山不久留。
    依舊片去歸石峒,從今休更下山游。

    78 《送梁伯隆歸丹谷舊隱》 宋·李昴英

    昔人入山訪隱君,每恨見山不見人。
    子持畫圖走踆踆,人雖可即山非真。
    自言谷中萬修筠,泉鳴琮琤石嶙峋。
    誰甘混跡麋鹿群,雅意遠游闊見聞。

    79 《鏡禪人欲歸靈隱》 宋·董嗣杲

    袈裟裹定老禪翁,云隔家鄉是幾重,兩面廬山曾遍覽,三生天竺會相逢。
    搖涼竹箑收江羽,醒困茶甌淪建龍。
    午借客床尋偃息,不知身在紫霄峰。

    80 《送人歸舊隱》 宋·釋智圓

    要地慵投刺,剛腸恥折腰。
    舊山歸興切,殘日去程遙。
    大野明殘燒,空江響落潮。
    到時云樹下,靜聽厭懸瓢。

    * 關于歸隱的詩詞 描寫歸隱的詩詞 帶有歸隱的詩詞 包含歸隱的古詩詞(9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