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歸跡的詩詞(1552首)
421
《送人游邊》 唐·李昌符
愁指蕭關外,風沙入遠程。
馬行初有跡,雨落竟無聲。
地理全歸漢,天威不在兵。
西京逢故老,暗喜復時平。
422
《秋夜作》 唐·李昌符
數畝池塘近杜陵,秋天寂寞夜云凝。
芙蓉葉上三更雨,蟋蟀聲中一點燈。
跡避險巇翻失路,心歸閑淡不因僧。
既逢上國陳詩日,長守林泉亦未能。
423
《送惠補闕》 唐·林寬
詔下搜巖野,高人入竹林。
長因抗疏日,便作去官心。
清俸供僧盡,滄洲寄跡深。
東門有歸路,徒自棄華簪。
426
《下方》 唐·司空圖
三十年來往,中間京洛塵。
倦行今白首,歸臥已清神。
坡暖冬抽筍,松涼夏健人。
更慚征詔起,避世跡非真。
427
《狂題十八首》 唐·司空圖
莫恨艱危日日多,時情其奈幸門何。
貔貅睡穩蛟龍渴,猶把燒殘朽鐵磨。
別鶴凄涼指法存,戴逵能恥近王門。
世間第一風流事,借得王公玉枕痕。
428
《句》 唐·司空圖
忍事敵災星。
(以下《困學紀聞》)
物望傾心久,兇渠破膽頻。
(《詠房太尉》。
430
《酬劉書記一二知己見寄》 唐·李山甫
見說金臺客,相逢只論詩。
坐來殘暑退,吟許野僧知。
自喜幽棲僻,唯慚道義虧。
身閑偏好古,句冷不求奇。
晦跡全無累,安貧自得宜。
同人終念我,蓮社有歸期。
432
《九華山費征君所居》 唐·羅隱
草堂何處試徘徊,見說遺蹤向此開。
蟾桂自歸三徑后,鶴書曾降九天來。
白云事跡依前在,青瑣光陰竟不回。
盡夕為君思曩日,野泉嗚咽路莓苔。
433
《經故洛陽城》 唐·羅隱
敗垣危堞跡依稀,試駐羸驂吊落暉。
跋扈以成梁冀在,簡書難問杜喬歸。
由來世事須翻覆,未必馀才解是非。
千載昆陽好功業,與君門下作恩威。
434
《贈先輩令狐補闕》 唐·羅隱
中間聲跡早薰然,阻避鈞衡過十年。
碧海浪高終濟物,蒼梧云好已歸天。
花迎彩服離鶯谷,柳傍東風觸馬鞭。
應念凄涼洞庭客,夜深雙淚憶漁船。
435
《初秋寄友人》 唐·羅隱
九華曾屏跡,罹亂與心違。
是處堪終老,新秋又未歸。
病中芳草歇,愁里白云飛。
樵侶兼同志,音書近亦稀。
437
《岐王宅》 唐·羅隱
朱邸平臺隔禁闈,貴游陳跡尚依稀。
云低雍畤祈年去,雨細長楊從獵歸。
申白賓朋傳道義,應劉文彩寄音徽。
承平舊物惟君盡,猶寫雕鞍伴六飛。
438
《比紅兒詩》 唐·羅虬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斷百花鮮。
馬嵬好笑當時事,虛賺明皇幸蜀川。
金谷園中花正繁,墜樓從道感深恩。
齊奴卻是來東市,不為紅兒死更冤。
439
《歲除》 唐·唐彥謙
索索風搜客,沈沈雨洗年。
殘林生獵跡,歸鳥避窯煙。
節物杯漿外,溪山鬢影前。
行藏都未定,筆硯或能捐。
440
《歲除》 唐·唐彥謙
索索風搜客,沈沈雨洗年。
殘林生獵跡,歸鳥避窯煙。
節物杯漿外,溪山鬢影前。
行藏都未定,筆硯或能捐。
* 關于歸跡的詩詞 描寫歸跡的詩詞 帶有歸跡的詩詞 包含歸跡的古詩詞(155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