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歸路欲的詩詞(1213首)
561
《花舞》 宋·史浩
奇花命以佳名,因其有香,尊之為客。
欲知標格,請觀一字之褒;爰藉品題,遂作群英之冠。
適當麗景,用集仙姿。
玉質輕盈,共慶一時之會;金尊瀲滟,式均四坐之歡。
562
《青玉案》 宋·黃公度
之。
及泉幕任滿,始以故事召赴行在,公雖知非當路意,而迫于君命,不敢俟駕,故寓意此詞。
道過分水嶺,復題詩云:“誰知不作多時別。
”又題崇安驛詩云:“睡美生習曉色催。
寒食節思鄉
564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衛銜石飛。
朝見精衛飛,暮見精衛飛。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566
《天臺道中》 宋·陸壑
蕭颯西風吹帽紗,征途近晚欲停車。
峰回路轉六七里,犬吠雞鳴三四家。
采藥人歸聞術氣,尋仙路遠夢桃花。
買來山釀全如水,亦解昏昏到日斜。
567
《蔡州三首》 宋·孔武仲
行路難,歸去來。
三日汝南城不開,天角隱隱聞輕雷。
掣電更劃劃,猛雨還漼漼。
稍添汪汪陂,漸淹高高臺。
569
《歌兩淮》 宋·員興宗
君不見北風吹淮風浪黑,鐵馬千群凝一色。
當時廟論孰經濟,將相無言潛動魄。
或云南紀當何憂,今代諸葛身姓劉。
陸下喚取守淮甸,彼有勝算逾干矛。
570
《金精山》 宋·曾原
散策深尋紫翠邊,雨余林密意蒼然。
玄崖擁路奇千疊,邃洞扃抽自一天。
殿古尚存唐歲月,地靈疑帶漢風煙。
斜陽欲趁歸樵路,倚杖更聽云聽泉。
571
《李少婦詞》 明·崔慶昌
相公之孫鐵城李,養得幽閨天質美。
幽閨不出十七年,一朝嫁與梁家子。
梁家之子鸞鳳雛,珊瑚玉樹交枝株。
池上鴛鴦本成匹,園中蛺蝶何曾孤。
572
《寄陳子尚錄事》 明·胡翰
東甌有一士,周游吳楚間。
一歲一歸養,四十來作官。
人生貴得意,寄書忽長嘆。
芳蘭委蔓草,霜露復摧殘。
573
《七佛庵三十韻》 明·舒頔
春色如多情,陰云貸游矚。
登臨不憚勞,?孛踤轉山谷。
石磴危欲欹,梯身進恐覆。
松風響簫笙,花露滴巾幅。
575
《答王君》 明·楊循吉
王君憫我將南歸,贈我以詩兼以酒。
忽言我實無所病,托以圖歸詒朋友。
謂君知我不易逢,乃此相疑一向否。
君以我樂山林耶,我非忘世愛隴畝。
576
《王均章畫虞山圖》 明·周榘
中陽山人思超逸,圖寫江山用金碧。
滄海紅塵幾度飛,尚有人間留妙跡。
層巒萬疊煙霧浮,禪宮道院當山頭。
浮屠屹立遙漢外,危石正瞰清溪流。
579
《兩山間》 宋·王安石
自予營北渚,數至兩山間。
臨路愛山好,出山愁路難。
山花如水凈,山鳥與云閑。
我欲拋山去,山仍勸我還。
祗應身後冢,亦是眼中山。
且復依山住,歸鞍未可攀。
580
《南都新亭行寄王子發》 宋·秦觀
洛水沄沄天上動,道人隋渠下梁宋。
宋都堤上十二亭,一一飛驚若鸞鳳。
光華遠繼周王雅,宴喜還歸魯侯頌。
玉觴嚴令肅衣冠,金縷哀音繞梁棟。
* 關于歸路欲的詩詞 描寫歸路欲的詩詞 帶有歸路欲的詩詞 包含歸路欲的古詩詞(121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