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鳥呼風金粟堆,曲江宮殿委荒苔。是非誰辦筆褒貶,鴻燕屢驚春去來。偃月人今奸骨配,浣花翁未醉眉開。吟君詩罷登山崦,立盡余陽尚懶回。
河南遷漢歙東鄉,遷歙西鄉自有唐。溪老堂堂首科級,茅田亹亹冠文場。考亭郢鄂桑梓友,孝廟乾淳鴛鷺行。五世賢孫吾獲識,根源同是洛陽方。
汶陽詩板在,拂拭劍池前。欲識無由得,相逢豈偶然。溪蒲涼雨后,塞雁斷云邊。又作家山計,巴陵有便船。
十五游方今五十,羞將白發對春風。故園泉石情長在,近日江湖趣不同。鶯友怕寒拋柳巷,蜂臣探暖到花叢。芳菲時節偏多感,無奈歸心逐塞鴻。
十五游方今五十,磨穿鐵硯又重磨。江南自寄雙魚去,橋上誰乘駟馬過。春入桑麻驚老眼,冷思天地發長歌。山林亦是吾君賜,日望官軍盪白河。
十五游方今五十,客亭楊柳感人多。江山是處逢春好,風月關情奈老何。冒雨花開新接樹,銜泥燕補舊營窠。故園昨夜思歸切,聽得櫂船人唱歌。
十五游方今五十,每嫌屈蠖苦求伸。許由不肯為天子,文叔猶能念故人。幾處池塘初解凍,一時桃杏又爭春。五湖煙景雖然好,萱砌難忘白發親。
十五游方今五十,幾番坎止又流行。生來不作千年調,死亦何須五鼎烹。周室黍離狼虎國,堯天花藹鳳凰城。看山欲跨山中馬,卻怪一春無好晴。
十載青燈自苦辛,懶將白眼顧浮塵。鳳聲偏近瑤臺月,草色難連玉樹春。云有去來非本意,世無榮辱是何人。幾番分坐梅邊石,卻話桃源只避秦。
亦是無心出,不如歸意閑。一身隨鐵錫,十載住金山。定石沾花雨,清廟帶病顏。常云迷覺路,只在片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