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歸山的詩詞(683首)

    241 《送樸山人歸新羅》 唐·馬戴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云山過海半,鄉樹入舟中。
    波定遙天出,沙平遠岸窮。
    離心寄何處,目斷曙霞東。

    242 《送趙道士歸天目舊山》 唐·薛能

    愚樸尚公平,此心鄰道情。
    有緣終自鄙,何計逐師行。
    日者聞高躅,時人蓋強名。
    口無滋味入,身有羽儀生。

    243 《雨霽北歸留題三學山》 唐·薛能

    遠樹平川半夕陽,錦城遙辨立危墻。
    閑思勝事多遺恨,卻悔公心是謾忙。
    灌口闕尋慚遠客,峨嵋乖約負支郎。
    靈龕一望終何得,謬有人情滿蜀鄉。

    244 《雨霽北歸留題三學山》 唐·薛能

    遠樹平川半夕陽,錦城遙辨立危墻。
    閑思勝事多遺恨,卻悔公心是謾忙。
    灌口闕尋慚遠客,峨嵋乖約負支郎。
    靈龕一望終何得,謬有人情滿蜀鄉。

    245 《奉和張舍人送秦煉師歸岑公山》 唐·李群玉

    仙翁歸臥翠微岑,一夜西風月峽深。
    松徑定知芳草合,玉書應念素塵侵。
    閑云不系東西影,野鶴寧知去住心。
    蘭浦蒼蒼春欲暮,落花流水怨離琴。

    246 《送秦煉師歸岑公山》 唐·李群玉

    紫泥飛詔下金鑾,列象分明世仰觀。
    北省諫書藏舊草,南宮郎署握新蘭。
    春歸鳳沼恩波暖,曉入鴛行瑞氣寒。
    偏是此生棲息者,滿衣零淚一時干。

    歷史故事寓理

    247 《送覺興上人歸中條山兼謁河中李司空》 唐·賈島

    又憶西巖寺,秦原草白時。
    山尋樵徑上,人到雪房遲。
    暮磬潭泉凍,荒林野燒移。
    聞師新譯偈,說擬對旌麾。

    春天閨怨

    248 《送褚山人歸日本》 唐·賈島

    懸帆待秋水,去入杳冥間。
    東海幾年別,中華此日還。
    岸遙生白發,波盡露青山。
    隔水相思在,無書也是閑。

    249 《送僧歸太白山》 唐·賈島

    堅冰連夏處,太白接青天。
    云塞石房路,峰明雨外巔。
    夜禪臨虎穴,寒漱撇龍泉。
    后會不期日,相逢應信緣。

    250 《送許壽下第歸東山》 唐·李頻

    吾君設禮闈,誰合學忘機。
    卻是高人起,難為下第歸。
    出關心縱野,避世事終稀。
    莫更今秋夕,相思望少微。

    251 《秋夜山中思歸送友人》 唐·李頻

    蕭條對秋色,相憶在云泉。
    木落病身起,潮平歸思懸。
    涼鐘山頂寺,暝火渡頭船。
    此地非吾土,淹留又一年。

    春天寫風

    252 《送劉山人歸洞庭》 唐·李頻

    君逐云山去,人間又絕蹤。
    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鐘。
    秋盡草蟲急,夜深山雨重。
    平生心未已,豈得更相從。

    253 《送供奉喻煉師歸天目山》 唐·李頻

    承恩雖內殿,得道本深山。
    舉世相看老,孤峰獨自還。
    溪來青壁里,路在白云間。
    絕頂無人住,雙峰是舊關。

    254 《夜尋僧不遇(一作夜尋僧,僧游山未歸)》 唐·于武陵

    數歇度煙水,漸非塵俗間。
    泉聲入秋寺,月色遍寒山。
    石路幾回雪,竹房猶閉關。
    不知雙樹客,何處與云閑。

    255 《秋日歸舊山》 唐·許棠

    山云蟬滿樹,欲住更何安。
    上國回將晚,孤峰別自難。
    磧遙鴻未到,江近夜先寒。
    泉石雖堪戀,行人不愿看。

    256 《送人罷官歸茅山》 唐·陸龜蒙

    呼僮曉拂鞍,歸上大茅端。
    薄俸雖休入,明霞自足餐。
    暗霜松粒赤,疏雨草堂寒。
    又鑿中峰石,重修醮月壇。

    257 《和襲美為新羅弘惠上人撰靈鷲山周禪師碑送歸詩》 唐·陸龜蒙

    一函迢遞過東瀛,只為先生處乞銘。
    已得雄詞封靜檢,卻懷孤影在禪庭。
    春過異國人應寫,夜讀滄洲怪亦聽。
    遙想勒成新塔下,盡望空碧禮文星。

    小學古詩山水組詩

    258 《喜山鵲初歸三首》 唐·司空圖

    翠衿紅觜便知機,久避重羅穩處飛。
    只為從來偏護惜,窗前今賀主人歸。
    山中只是惜珍禽,語不分明識爾心。
    若使解言天下事,燕臺今筑幾千金。
    阻他羅網到柴扉,不奈偷倉雀轉肥。
    賴爾林塘添景趣,剩留山果引教歸。

    259 《送韓處士歸少室山》 唐·張喬

    江外歷千岑,還歸少室吟。
    地閑緱嶺月,窗迥洛城砧。
    石竇垂寒乳,松枝長別琴。
    他年瀑泉下,亦擬置家林。

    260 《送韓處士歸少室山》 唐·張喬

    江外歷千岑,還歸少室吟。
    地閑緱嶺月,窗迥洛城砧。
    石竇垂寒乳,松枝長別琴。
    他年瀑泉下,亦擬置家林。

    * 關于歸山的詩詞 描寫歸山的詩詞 帶有歸山的詩詞 包含歸山的古詩詞(68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