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歸人的詩詞(591首)

    21 《青溪口送人歸岳州》 唐·劉長卿

    洞庭何處雁南飛,江菼蒼蒼客去稀。
    帆帶夕陽千里沒,天連秋水一人歸。
    黃花裛露開沙岸,白鳥銜魚上釣磯。
    歧路相逢無可贈,老年空有淚沾衣。

    22 《見故人李均所借古鏡恨其未獲歸府斯人已亡愴然有作》 唐·劉長卿

    故人留鏡無歸處,今日懷君試暫窺。
    歲久豈堪塵自入,夜長應待月相隨。
    空憐瓊樹曾臨匣,猶見菱花獨映池。
    所恨平生還不早,如今始掛隴頭枝。

    23 《送友人東歸》 唐·劉長卿

    對酒灞亭暮,相看愁自深。
    河邊草已綠,此別難為心。
    關路迢迢匹馬歸,垂楊寂寂數鶯飛。
    憐君獻策十馀載,今日猶為一布衣。

    24 《思歸,寄東林澈上人》 唐·韋丹

    王事紛紛無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
    已為平子歸休計,五老巖前必共聞。

    25 《送新安張少府歸秦中(一題作越中送人歸秦中)》 唐·孟浩然

    試登秦嶺望秦川,遙憶青門春可憐。
    仲月送君從此去,瓜時須及邵平田。

    26 《送新安張少府歸秦中(一題作越中送人歸秦中)》 唐·孟浩然

    試登秦嶺望秦川,遙憶青門春可憐。
    仲月送君從此去,瓜時須及邵平田。

    27 《溫泉侍從歸逢故人》 唐·李白

    漢帝長楊苑,夸胡羽獵歸。
    子云叨侍從,獻賦有光輝。
    激賞搖天筆,承恩賜御衣。
    逢君奏明主,他日共翻飛。

    28 《贈別王山人歸布山》 唐·李白

    王子析道論,微言破秋毫。
    還歸布山隱,興入天云高。
    爾去安可遲?瑤草恐衰歇。
    我心亦懷歸,屢夢松上月。
    傲然遂獨往,長嘯開巖扉。
    林壑久已蕪,石道生薔薇。
    愿言弄笙鶴,歲晚來相依。

    贈別隱居

    29 《送楊山人歸天臺》 唐·李白

    客有思天臺,東行路超忽。
    濤落浙江秋,沙明浦陽月。
    今游方厭楚,昨夢先歸越。
    且盡秉燭歡,無辭凌晨發。

    30 《送楊山人歸嵩山》 唐·李白

    我有萬古宅,嵩陽玉女峰。
    長留一片月,掛在東溪松。
    爾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歲晚或相訪,青天騎白龍。

    31 《送范山人歸泰山》 唐·李白

    魯客抱白鶴,別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間。
    高高至天門,日觀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時還。

    32 《秋浦感主人歸燕寄內》 唐·李白

    霜凋楚關木,始知殺氣嚴。
    寥寥金天廓,婉婉綠紅潛。
    胡燕別主人,雙雙語前檐。
    三飛四回顧,欲去復相瞻。
    豈不戀華屋,終然謝珠簾。
    我不及此鳥,遠行歲已淹。
    寄書道中嘆,淚下不能緘。

    33 《和吳舍人早春歸沐西亭言志》 唐·韋應物

    曉漏戒中禁,清香肅朝衣。
    一門雙掌誥,伯侍仲言歸。
    亭高性情曠,職密交游稀。
    賦詩樂無事,解帶偃南扉。

    34 《和吳舍人早春歸沐西亭言志》 唐·韋應物

    曉漏戒中禁,清香肅朝衣。
    一門雙掌誥,伯侍仲言歸。
    亭高性情曠,職密交游稀。
    賦詩樂無事,解帶偃南扉。

    35 《終南云際精舍尋法澄上人不遇歸高冠東潭石淙…貽友人》 唐·岑參

    昨夜云際宿,旦從西峰回。
    不見林中僧,微雨潭上來。
    諸峰皆青翠,秦嶺獨不開。
    石鼓有時鳴,秦王安在哉。

    36 《青龍招提歸一上人遠游吳楚別詩》 唐·岑參

    久交應真侶,最嘆青龍僧。
    棄官向二年,削發歸一乘。
    了然瑩心身,潔念樂空寂。
    名香泛窗戶,幽磬清曉夕。

    37 《送人歸江寧》 唐·岑參

    楚客憶鄉信,向家湖水長。
    住愁春草綠,去喜桂枝香。
    海月迎歸楚,江云引到鄉。
    吾兄應借問,為報鬢毛霜。

    38 《送人歸江寧》 唐·岑參

    楚客憶鄉信,向家湖水長。
    住愁春草綠,去喜桂枝香。
    海月迎歸楚,江云引到鄉。
    吾兄應借問,為報鬢毛霜。

    39 《落第歸鄉留別長安主人》 唐·豆盧復

    客里愁多不記春,聞鶯始嘆柳條新。
    年年下第東歸去,羞見長安舊主人。

    友情生活

    40 《送弘志上人歸湖州》 唐·李嘉祐

    山林唯幽靜,行住不妨禪。
    高月穿松徑,殘陽過水田。
    詩從宿世悟,法為本師傳。
    能使南人敬,修持香火緣。

    * 關于歸人的詩詞 描寫歸人的詩詞 帶有歸人的詩詞 包含歸人的古詩詞(59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