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歸于的詩詞(55首)

    41 《游宦十年于外歸自浙東睹西山先塋周圍林木氣》 宋·虞儔

    萬畝墳山遍野陰,幾年樵采到如今。
    藩籬有限重加護,斤斧無端免見侵。
    缺處更須頻檢校,暇時何惜一登臨。
    先君暗里應傾倒,方信流長源更深。

    42 《邂逅徐應卿于都下要之同歸不可索詩因作》 宋·趙蕃

    鉛山假尉懷初識,祖印依僧憶屢過。
    看鏡余今嘆斑白,束書君亦尚奔波。
    肯因艇子俱歸否,捫此空囊奈若何。
    好并千巖學詩去,侯門彈鋏為悲歌。

    43 《次韻子耕去秋臨安歸途見過于玉山智門寺之作》 宋·趙蕃

    不但乘舟亦跨鞍,道長無地問平安。
    相逢只謾分襟速,既別方知聚首難。
    海內忘形今有幾,天隅獨在若為寬。
    夜過林寺猶前日,詩到還成隔歲看。

    44 《歸自鄂雙蓮生于后池偶作再寄紫微》 宋·岳珂

    巋然康戶山,獨秀蓮花峰。
    派為濂溪源,下有愛蓮翁。
    絕學嗣洙泗,千載同清風。
    書堂二池間,浮翠籠輕紅。

    45 《女兄歸蕭氏夫死誓守柏舟郡聞于朝賜旌表褒節》 宋·陳著

    終身堅白表重閽,一粹真如玉不痕。
    能使齊侯歸吊室,自應沛相奏題門。
    青天有眼臨霜節,黃壞知心妥夜魂。
    不見鄞江八行史,葉夫人德長兒孫。

    46 《大熱歸城西止于興國戒壇院》 宋·孔武仲

    紅塵迎馬盡飛浮,日腳橫天凝不流。
    金碧崢嶸涼意動。
    歸軒聊作化城游。

    47 《文德朝參退舉觴觥于幕下歸館中頹然醉臥官曹》 宋·孔武仲

    朝罷千官卷舄行,袍衣猶帶御前香。
    偶傾天上流霞美,便忘壺中白日長。
    叢竹娟娟簾繞碧,回風淅淅殿分涼。
    翛然不與人間事,未信無何別有鄉。

    48 《送鮮于運使西歸》 宋·晁公溯

    飛鳥避漢節,朔風揚旆旌。
    光茫候躔次,始見入蜀星。
    父老喜公至,來臨此江濱。
    陽侯為先驅,歸指唐安城。

    49 《鮮于大任自東南歸唐安遺予張安國所作水調歌》 宋·晁公溯

    去蜀游東吳,舉頭望赤霄。
    君之門九重,觚棱郁岧嶢。
    是中盛文物,簪筆立漢朝。
    規摹覺地雄,氣象知天高。

    50 《久客且歸留別郭于昭憲掾》 宋·戴表元

    久客令不厭,初春乍許寒。
    飛蓬妨覽鏡,脫粟愧加餐。
    坐有夸年酩,門誰住馬鞍。
    重來會相見,老性忍悲歡。

    51 《予自長沙還植蘭竹于東西軒調官京師逾年而歸》 宋·楊時

    柴桑衰晚愛吾廬,三徑歸來手自鋤。
    但得叔卿長飽飯,不妨孝若老談書。
    蘭因采佩枝先瘁,竹為凌霜葉自疏。
    留骨廟堂寧曳尾,魯門無用祀爰居。

    52 《余入廣始見鄉士劉養正于晉歸》 宋·曾豐

    里社聞名已數年,恨無傾蓋盍簪緣。
    子初游學吾游宦,一笑相逢韶石邊。

    53 《余入廣始見鄉士劉養正于晉歸》 宋·曾豐

    好景翻禺能幾何,簿書不許我吟哦。
    絳紗帳里事渾少,古錦囊中詩定多。

    54 《余入廣始見鄉士劉養正于晉歸》 宋·曾豐

    轉篷同到嶺南州,莧菊茱萸三送秋。
    東道雖青開閣眼,西風恐白倚門頭。

    55 《過虎丘尋君實爾常夜歸憶前月同伯美于此送客》 明·程嘉燧

    吳洲四月尚春衣,日暮停舟轉翠微。
    又喜清輝山頂見,不妨疏雨樹頭飛。
    黃鸝入寺渾相識,白月當門恰送歸。
    灌木陰陰萍沼綠,重游心念故人違。

    * 關于歸于的詩詞 描寫歸于的詩詞 帶有歸于的詩詞 包含歸于的古詩詞(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