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歸不疑的詩詞(1006首)
81
《歸吳至楓橋》 明·高啟
遙看城郭尚疑非,不見青山舊塔微。
官秩加身應謬得,鄉音到耳是真歸。
夕陽寺掩啼烏在,秋水橋空乳鴨飛。
寄語里閭休復羨,錦衣今已作荷衣。
86
《潭師潘德鄜生辰》 宋·陳傅良
落南添得黑髭歸,歸與相忘草木知。
岳麓沈沈秋柝靜,湘波穆穆夜帆遲。
人間公論今何在,柱下家聲此不疑。
但欲公年如衛武,為留淇澳變風詩。
87
《送綽上人歸后庵》 宋·張镃
春風吹倒人,禪師出山來。
相陪坐幾月,口邊生塵埃。
夏風吹長樹,禪師歸山去。
為嫌城里熱,再三留不住。
學詩無后先,到此如狂顛。
有問是誰格,且疑三十年。
88
《歸雁亭次東坡韻》 宋·王洋
平時何憚不成歸,猶向亭前送雁飛。
弱羽可堪繒繳密,寒沙那得稻梁稀。
燕吳真恐音書絕,城郭猶疑今古非。
若為哀鳴相原野,依隨豈惜共卑微。
89
《別孫莘老》 宋·王安石
逢原未熟我,已與子相知。
自吾得逢原,知子更不疑。
把手湖上舟,望子欲歸時,茫然乃分散,獨背東南馳。
寥寥西城居,邂逅與子期。
91
《寄滿居中衡父》 宋·王令
前會去莫追,後見來無期。
別嘆後見難,悔恨前會稀。
惟吾衡父兄,金純玉光輝。
裁磨殺圭角,不與瓦礫齊。
92
《謝李常伯》 宋·王令
人從東南來,忽得連紙詩。
行義不赫曄,名聲無萎蕤。
雖嘗誤見辱,旋則拜席歸。
別久謂已忘,不圖猶記之。
93
《四十一歲歲莫日歌》 宋·蘇轍
小兒不知老人意,賀我明年四十二。
人生三十百事衰,四十已過良可知。
少年讀書不曉事,坐談王霸了不疑。
脂車秣馬試長道,一日百里先自期。
94
《大柿行》 宋·王之道
君不見鄭虔學書晚彌篤,歲收柿葉貯三屋。
興來寢食兩俱忘,但覺毛公老而禿。
又不見梓人造車度群木,木中無火柿所獨。
舊言蓋軫象乾坤,須信斡旋歸一軸。
96
《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嘆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98
《劉器之陰山七騎圖》 宋·孔武仲
北風颯颯邊云黃,飛沙噎日天慘蒼。
駕鵝鳴哀雁不翔,七騎正出陰山旁。
山傍陰塵歲無陽,鳥飛墮翼人立僵。
犯寒跨鞍知悍強,以此決戰誰能當。
99
《斗南竹林祠歌》 宋·孫應時
君不見唐河諸將兵馬回,河朔百城門不開。
邊烽夜舉天子怒,六龍曉發鳴春雷。
金陵玉壘中道惑,澶淵一擲吁難哉。
當時事勢在國史,萊公之功不其偉。
100
《相和歌辭·賈客詞》 唐·劉駕
賈客燈下起,猶言發已遲。
高山有疾路,暗行終不疑。
寇盜伏其路,猛獸來相追。
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揚州有大宅,白骨無地歸。
少婦當此日,對鏡弄花枝。
* 關于歸不疑的詩詞 描寫歸不疑的詩詞 帶有歸不疑的詩詞 包含歸不疑的古詩詞(100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