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強歲的詩詞(719首)

    141 《新年》 唐·賈島

    嗟以龍鐘身,如何歲復新。
    石門思隱久,銅鏡強窺頻。
    花發新移樹,心知故國春。
    誰能平此恨,豈是北宗人。

    142 《臨頓為吳中偏勝之地陸魯望居之不出郛郭曠若…奉題屋壁》 唐·皮日休

    一方蕭灑地,之子獨深居。
    繞屋親栽竹,堆床手寫書。
    高風翔砌鳥,暴雨失池魚。
    暗識歸山計,村邊買鹿車。

    143 《記事》 唐·陸龜蒙

    本作漁釣徒,心將遂疏放。
    苦為饑寒累,未得恣閑暢。
    去年十二月,身住霅溪上。
    病里賀豐登,雞豚聊饋餉。

    144 《奉酬襲美苦雨見寄》 唐·陸龜蒙

    松篁交加午陰黑,別是江南煙靄國。
    頑云猛雨更相欺,聲似虓號色如墨。
    茅茨裛爛檐生衣,夜夜化為螢火飛。

    145 《歌者十二首》 唐·司空圖

    追逐翻嫌傍管弦,金釵擊節自當筵。
    風霜一夜燕鴻斷,唱作江南袚禊天。
    玉樹花飄鳳失棲,一聲初壓管弦低。
    清回煩暑成瀟灑,艷逐寒云變慘凄。

    146 《詩品二十四則·自然》 唐·司空圖

    俯拾即是,不取諸鄰。
    俱道適往,著手成春。
    如逢花開,如瞻歲新。
    真予不奪,強得易貧。
    幽人空山,過水采蘋.薄言情晤,悠悠天鈞。

    147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 唐·韋莊

    禍亂天心厭,流離客思傷。
    有家拋上國,無罪謫遐方。
    負笈將辭越,揚帆欲泛湘。
    避時難駐足,感事易回腸。

    148 《宮詞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銷大駕歸,御樓初見赭黃衣。
    千聲鼓定將宣赦,竿上金雞翅欲飛。
    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149 《贈浙西顧推官》 唐·徐鉉

    盛府賓寮八十馀,閉門高臥興無如。
    梁王苑里相逢早,潤浦城中得信疏。
    狼藉杯盤重會面,風流才調一如初。
    愿君百歲猶強健,他日相尋隱士廬。

    150 《朱處士相與有山水之愿見送至南康作此以別之》 唐·徐鉉

    憐君送我至南康,更憶梅花庾嶺芳。
    多少仙山共游在,愿君百歲尚康強。

    151 《登峴山觀李左相石尊聯句》 唐·顏真卿

    李公登飲處,因石為洼尊。
    ——顏真卿
    人事歲年改,峴山今古存。
    ——劉全白

    152 《城南聯句》 唐·韓愈

    竹影金瑣碎, ——孟郊
    泉音玉淙琤.琉璃剪木葉, ——韓愈
    翡翠開園英。
    流滑隨仄步, ——孟郊

    153 《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唐·花蕊夫人

    五云樓閣鳳城間,花木長新日月閑。
    三十六宮連內苑,太平天子住昆山。
    會真廣殿約宮墻,樓閣相扶倚太陽。
    凈甃玉階橫水岸,御爐香氣撲龍床。

    154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155 《舊國里》 唐·卿云

    舊居梨嶺下,風景近炎方。
    地暖生春早,家貧覺歲長。
    石房云過濕,杉徑雨馀香。
    日夕竟無事,詩書聊自強。

    156 《秋末寄張侍郎》 唐·貫休

    靜坐黔城北,離仁半歲強。
    霧中紅黍熟,燒后白云香。
    多病如何好,無心去始長。
    寂寥還得句,溪上寄三張。

    157 《秋末寄張侍郎》 唐·貫休

    靜坐黔城北,離仁半歲強。
    霧中紅黍熟,燒后白云香。
    多病如何好,無心去始長。
    寂寥還得句,溪上寄三張。

    女子孤獨相思

    158 《溪齋二首》 唐·齊己

    豈敢言招隱,歸休喜自安。
    一溪云臥穩,四海路行難。
    瑞獸藏頭角,幽禽惜羽翰。
    子猷何處在,老盡碧瑯玕.

    159 《謝人墨》 唐·齊己

    珍重歲寒煙,攜來路幾千。
    只應真典誥,消得苦磨研。
    正色浮端硯,精光動蜀箋。
    因君強濡染,舍此即忘筌。

    160 《謝人墨》 唐·齊己

    珍重歲寒煙,攜來路幾千。
    只應真典誥,消得苦磨研。
    正色浮端硯,精光動蜀箋。
    因君強濡染,舍此即忘筌。

    * 關于強歲的詩詞 描寫強歲的詩詞 帶有強歲的詩詞 包含強歲的古詩詞(7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