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強家的詩詞(1002首)

    61 《送邢子強還洛》 宋·晁說之

    行樂洛城為第一,蹔勞使節持還家。
    橋頭鋪遍中秋月,樓上吹殘九日花。
    誰聽高談擒虎豹,且容濁酒傲煙霞。
    從君一笑知無分,短發長途倍嘆嗟。

    62 《用強甫蒙仲韻十首》 宋·劉克莊

    俊物終當騰踏去,鈍榔猶欲溯洄從。
    鄰家東豈無□子,小屋西堪住士龍。
    擲筆不求佳傳作,署門怕與惡賓逢。
    山歌亦自諧音節,莫管人嘲似啞鐘。

    63 《用強甫蒙仲韻十首》 宋·劉克莊

    幼磨鐵硯翁同學,晚捧銅槃客鮮從。
    十二相寧分虎鼠,兩家子各判豬龍。
    有時捫虱燈前話,亦或騎鯨海上逢。
    自是老人眠睡少,夢回原不為晨鐘。

    64 《用厚后弟強甫韻》 宋·劉克莊

    把茅容膝強名庵,宜夏宜冬戶向南。
    雪厄黃精饑杜二,花欺白發笑陳三。
    爾儂柏下已骨朽,此老橘中猶手談。
    惟有子長贊深遠,諸家類以淺求聃。

    65 《用厚后弟強甫韻》 宋·劉克莊

    懶訪半山云頂庵,且撐一葉泛溪南。
    花間漸覺同游少,桑下何曾作宿三。
    古人劉伶呼不醒,今無衛玠共誰談。
    五千言是家人語,長笑諸家誤注聃。

    66 《連日寒甚強甫二首》 宋·劉克莊

    人生各有稻粱謀,暫去家庭作遠游。
    年事但看翁齒發,天寒深念汝衣裘。
    履霜我獨知琴操,立雪誰來問話頭。
    但愿茅檐相保守,千書說不盡離愁。

    67 《送山甫銓試二首并寄強甫》 宋·劉克莊

    家事如今亦盡傳,此冠未掛待何年。
    忍拋老漢□□畔,去傍渠儂水鏡邊。
    逆旅我能幾時客,自家□□□人憐。
    歸鴻數寄平安字,莫遣衰翁望眼穿。

    68 《送家定國朝奉西歸》 宋·蘇轍

    我懷同門友,勢如曉天星。
    老去發垂素,隱居山更青。
    退翁聯科第,俯仰三十齡。
    仕官守鄉國,出入奉家庭。

    69 《和子瞻玉盤盂二首〈東武蘇莒公家園中千葉白》 宋·蘇轍

    千葉團團一尺余,揚州絕品舊應無。
    賞傳莒國遷鐘虡,移憶胡僧置缽盂。
    叢底留連傾鑿落,瓶中捧擁照浮屠。
    強將絳蠟封紅萼,憔悴無言損玉膚。

    70 《初發襄陽攜家夜登峴山置酒》 宋·曾鞏

    維舟沔南岸,置酒峴山堂。
    入坐松雨濕,吹衣水風涼。
    煙嶺火明滅,秋湍聲激揚。
    乍釋塵垢累,況余燈燭光。

    71 《曾欽道家山圖》 宋·王之道

    永叔愛清潁,明仲樂陽羨。
    投老獲所歸,為計亦良便。
    何如強健時,從官山水縣。
    升虛得吉卜,怳若地祗薦。

    72 《分韻得家字》 宋·陳造

    東園郡勝處,不作里所遐。
    池臺掇天巧,草木專年華。
    一雨洗清曉,十頃圍紅霞。
    云何秉燭客,未駕載酒車。

    73 《晚飯商卿家》 宋·陳造

    我似長松久臥沙,迄今諫鼓夢猶撾。
    倚消愁斛人如玉,欲近書簽眼有花。
    投老無庸尚強聒,過君每肯具柔嘉。
    婪酣得飽行摩腹,不省饑號有莫鴉。

    74 《次韻寇秀才寄下邳家兄》 宋·陳師道

    少共千憂老一官,中間毀譽兩茫然。
    去留有命真如此,俯仰從人郤未然。
    故著江山供極目,正將強健人新年。
    驚逢小杜風流勝,信有衣冠不乏賢。

    75 《即席次必強六絕句》 宋·李新

    且倚東風拚酒酣,莫將食口配春蠶。
    還家更有無窮興,曲水飄香滿舍南。

    76 《即席次必強六絕句》 宋·李新

    暖霧團云晚氣酣,柅車游女密于蠶。
    錦城行樂忘歸客,家在魚鳧碧水南。

    77 《挽鹿國強二首》 宋·吳芾

    藉甚鳴場屋,居然好弟兄。
    桂林同擢秀,梓里頓增榮。
    泮水清規在,家山雅趣成。
    投簪方自適,何處掩佳城。

    78 《又和金克家送春》 宋·吳芾

    春來縱使日銜杯,老去逢春能幾回。
    幸有良朋同雅集,不妨爛醉罄余罍。
    羞看落絮愁盈抱,強對殘花淚滿腮。
    惆悵又為經歲別,莫辭花下少徘徊。

    79 《送汪莊仲赴江東倉幕強仲荊門簽判》 宋·樓鑰

    不見適齋老,于今三四秋。
    弟兄登宦路,親黨駐行舟。
    老病無詩思,衰懷重別愁。
    外家門戶盛,勉力紹箕裘。

    80 《送汪莊仲赴江東倉幕強仲荊門簽判》 宋·樓鑰

    見說荊門地,如門蔽楚荊。
    舊時為內郡,今日號邊城。
    但守平平策,毋求赫赫名。
    勉哉關決際,從此振家聲。

    * 關于強家的詩詞 描寫強家的詩詞 帶有強家的詩詞 包含強家的古詩詞(100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