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強名的詩詞(869首)
582
《送丘都承》 宋·洪咨夔
藝祖立鰲極,腹心趙書記。
披圖指幽燕,翰死誰可繼。
異時拾空城,中國坐自弊。
伊吾紛抵掌,須作根本計。
584
《送任山歸河東》 宋·蔡襄
風俗憂思深,在昔言汾絳。
之人隱其間,白首甘陋巷。
畢力事詩書,豈特專記誦。
編年作通記,起周迄炎宋。
585
《道中寄福州王祠部》 宋·蔡襄
臨津館下日銜西,風卷寒潮上碧溪。
畫船急槳隨潮去,山川滿眼煙凄迷。
醉起開船看潮落,林深日落哀猿啼。
離魂復與潮東下,兀然愁坐心酸悽。
586
《送石昌言知宿州》 宋·蔡襄
符離封城古云望,扼控東南地形壯。
飛流金粟走舟車,鎮壓奸雄宿兵仗。
昌言才思老臺閣,聲名遠出風騷將。
倦直承明得守符,詔書遣臨士民上。
587
《酂陽行》 宋·蔡襄
春秋書大水,災患古所評。
去年積行潦,田畝魚蛙生。
今歲谷翔貴,鼎飪無以烹。
繼亦掇原野,草萊不得萌。
588
《訓世孝弟詩十首》 宋·邵雍
子孝親兮弟敬哥,莫因微利遽傷和。
黃金柜內休嫌少,陰德冥中要積多。
私曲豈知公直在,剛強無奈善柔何。
古今簡籍多名譽,子孝親兮弟敬哥。
589
《春游五首》 宋·邵雍
人間佳節唯寒食,天下名園重洛陽。
金谷暖橫宮殿碧,銅駝晴合綺羅光。
橋邊楊柳細垂地,花外秋千半出墻。
白馬蹄輕草如剪,爛游於此十年強。
591
《戰國吟》 宋·邵雍
七國之時尚戰爭,威強智詐一齊行。
廉頗白起善用兵,蘇秦張儀善縱橫。
朝為布衣暮衣卿,昨日鼎食今鼎烹。
范雎謝相何心情,蔡澤入秦何依憑。
592
《川上南望伊川》 宋·邵雍
山留禹鑿門,川閣堯水痕。
古人不復見,古跡尚或存。
歲月易凋謝,善惡難湮淪。
無作近名事,強邀世俗尊。
593
《燕堂即事》 宋·邵雍
川上數峰青,林間一水明。
閑云無定體,幽鳥不知名。
游侶既非約,歸期莫計程。
錙銖人世事,休強作威獰。
594
《芳儀怨》 宋·晁補之
金陵宮殿春霏微,江南花發鷓鴣飛。
風流國主家千口,十五吹簫粉黛稀。
滿堂侍酒皆詞客,拭汗爭看平叔白。
后庭一曲時事新,揮淚臨江悲去國。
595
《鄧御夫秀才為窟室戲題》 宋·晁補之
君不學馮驩彈鋏從薛公,貸錢燒券悅市傭。
又不學魯連約矢射聊城,笑夸田單取美名。
何為空郊獨坐一茅屋,深如魚潛遠蛇伏。
荒檐野蔓幽莫矚,窺戶下投如墜谷。
597
《漫浪閣辭》 宋·晁補之
沛高皇之受嬴兮,劉別子曰楚元。
羌好詩而說羲兮,敬設醴于穆生。
戊始怠而穆去兮,申白笑而鉗市。
冨傳孫而失國兮,派辟強之支子。
599
《答陳屨常秀才謔贈》 宋·晁補之
驅車觸熱中煩滿,苦無蔗漿凍金碗。
陳君詩卷可洗心,持作終朝晤言伴。
男兒三十四方身,布衣不化京洛塵。
白駒皎皎在空谷,黃鳥睍睆鳴青春。
* 關于強名的詩詞 描寫強名的詩詞 帶有強名的詩詞 包含強名的古詩詞(86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