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弱流的詩詞(342首)

    321 《廟下候風呈同行》 宋·孔武仲

    楚水千百源,洞庭為壯觀。
    勢居七澤右,地裂荊吳半。
    而我泛扁舟,飄然一歸雁。
    來之豈為益,去赤未足算。

    322 《范令人生日》 宋·晁公溯

    文正垂芳久,風流八葉蕭。
    名傳慶歷頌,功冠寶元朝。
    人物追三代,儀刑正百僚。
    后來登玉筍,故自有霜條。

    323 《范子庚見示長書》 宋·晁公溯

    百川各分流,至海皆同源。
    儻于中道畫,潢污無本根。
    子今始濫觴,如河發崑崙。
    勿作澗溪止,當規溟海尊。

    324 《謹所之贈王氏子》 宋·陳淳

    我贈王氏子,作此謹所之。
    之子何所喜,喜有近道資。
    妙齡正弱冠,立志已不卑。
    與之語則解,知弗流俗隨。

    325 《夜臺》 宋·陳普

    角陵初為五斗盜,崔浩繼作千尋宮。
    重黎不生大禹死,鬼魅雜出交蛇龍。
    妄夸奪盡離婁明,虛喝弱卻樓煩弓。
    禮樂沉淪入九地,陰邪叫嘯充虛空。

    326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327 《題郭熙雪晴松石平遠圖為張季野作是日同讀杜》 宋·方回

    書貴瘦硬少陵語,豈止評書端為詩。
    五百年間會此意,畫師汾陽老阿熙。
    嵬詩瑣畫世一軌,肉腴骨弱精神癡。
    明窗共讀杜集竟,兩幅雪霽叉橫披。

    328 《次韻謝周兄見訪》 宋·方回

    弱壯之間幾輩流,不凡已與老成侔。
    筆端可挽千鈞弩,胸次如登百尺樓。
    良木政須資長養,芳蘭未厭□□□。
    □□衰晚不聞道,幸早專心似奕秋。

    329 《送醫工郭耕道》 宋·方回

    上古三皇軒農羲,天始有柱地有基。
    腹虛與實療民饑,心塞與開植民彝。
    保民性命專厥司,握生殺權名曰醫。
    萬事萬物有偶奇,一陰一陽之所為。

    330 《憶我二首各三十韻》 宋·方回

    憶我幼時事,南歸自番禺。
    三邊已澒洞,內郡猶無虞。
    故居山城間,四面阛闠區。
    東西萬貨集,朝暮百賈趨。

    331 《兵餽行》 宋·李復

    調丁團甲差民兵,一路一十五萬人。
    鳴金伐鼓別旗幟,持刀帶甲如官軍。
    兒妻牽衣父抱哭,淚出流泉血滿身。
    前去不知路遠近,刻日要渡黃河津。

    332 《和孫俁朝奉立春》 宋·李復

    閏余隨臘報迎春,便覺勾芒令有神。
    流轉光陰頻著物,崢嶸歲序苦驚人。
    花裝寶蠟余枝弱,菜點凋盤小綠勻。
    從此試聽枝上鳥,漸傳芳信語言新。

    333 《同劉君俞城西寺避暑》 宋·李復

    節欲春秋交,寒暑爭愈悍。
    故知陰陽氣,盛極暑方變。
    七月庚伏末,困弱但流汗。
    天地一大爐,造物虐相玩。

    334 《伊川道中》 宋·李復

    溪流水盡搖日光,夾岸弱柳千縷長。
    野鳥深藏但聞語,山花半開初有香。
    今朝伊川首西路,昔年潏水過南塘。
    安得春風生兩腋,從敦吹到故山傍。

    335 《書感》 宋·錢時

    狥利者不可與謀義,怙私者不可與言公。
    蠻觸勝負勍兩角,肝膽乃在楚越同。
    陽清陽濁難同宮,弱水西流河漢東。
    洪河砥柱霜中松,中道而立能者從。

    336 《送孫季和知縣赴常熟》 宋·釋寶曇

    援琴不怕春風顛,已許桃李同嫣然。
    今人政自無此手,昔也子賤今琴川。
    爭名固淺丈夫事,公益走避如云煙。
    共惟圣學本心授,不敬莫大中無傳。

    337 《江上》 宋·釋紹嵩

    弱柳垂江翠,驚湍拍岸浮。
    煙生山欲盡,春半水爭流。
    棹倚袁宏渚,云凝庾信愁。
    艱難念時事,衰謝不能休。

    338 《緣識》 宋·宋太宗

    結束分朋相間錯,立在殿庭還不弱。
    錦繡為袍供奉儀,流星電轉爭揮霍。
    文里烏巾皆一樣,三春景色花蕩颺。
    承平此事比應難,盛世歡娛情好尚。

    339 《代徐思遠謝張季萬》 宋·王洋

    淳風嘆遼遠,友道傷澆漓。
    交情比一線,斷續同軒縻。
    仁惇既難事,義重亦不支。
    寒谷少溫律,衡門自寒扉。

    340 《和沈子美梅詩》 宋·王洋

    一氣如權衡,俯仰在緹室。
    鼓行橐籥間,草木俱應律。
    物物各有長,輩行皆屈膝。
    誰能長百花,寒梅最先密。

    * 關于弱流的詩詞 描寫弱流的詩詞 帶有弱流的詩詞 包含弱流的古詩詞(3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