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彌勒的詩詞(142首)

    41 《偈三十五首》 宋·釋祖珍

    衰老百無堪,擔頭入鬧籃。
    生涯何所有,彌勒是同龕。

    42 《題秦昌齡寫真》 宋·魚肉和尚

    動著萬丈懸崖,不動當處沉埋。
    彌勒八萬樓閣,擊著處處門開。
    會得紫羅帳里事,不妨行處作徘徊。

    43 《雷公保國寺畫壁》 宋·曾季貍

    我游保國三十年,昔者童稚今華顛。
    僧非昔人屋亦改,仰視喬木皆參天。
    惟余畫壁屹相同,塵封蛛網猶依然。
    空王龍鐘曳杖立,彌勒游戲挑囊眠。

    44 《題彌勒院》 宋·章孝參

    橋通流水綠溶溶,殿閣穹然鎮象龍。
    半壁石橋通雪竇,一龕麗室占雷峰。
    掛巖屋似六和塔,入路門如九里松。
    遙想空庭明月夜,浮屠桂樹影重重。

    45 《長干寶塔放光偈》 明·等慈潤公

    戊午孟冬丙辰朔,長干塔下聞天樂。
    洪公大建華嚴期,賢圣粉紜齊赴約。
    百千善信云從龍,遐邇資糧川就壑。
    眾香縹緲煙嵐浮,萬燭煒煌星斗錯。

    46 《雜感十首(崇禎元年)》 明·于鑒之

    楊子幽居五世傳,幸留殘石伴遺編。
    院藏彌勒依金好,樓望童初想玉賢。
    底事會心常獨笑,未能排悶且高眠。
    吟軒何以酬枯臆,禁得廬峰一匹泉。
    ¤

    47 《南歌子·師唱誰家曲》 宋·蘇軾

    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
    借君拍板與門槌。
    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眨眉。
    卻愁彌勒下生遲。
    不見老婆三五、少年時。

    48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宋·蘇軾

    金山樓觀何耽耽,撞鐘擊鼓聞淮南。
    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兩三。
    云霾浪打人跡絕,時有沙戶祈春蠶。
    我來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懷慚。

    49 《初履地》 宋·范成大

    扶頭今日強冠篸,余燼收從百戰酣。
    長脛閣軀如瘦鶴,沖風奪氣似枯柟。
    客來慵擦懶殘涕,老去定同彌勒龕。
    何處更能容結習?任教花雨落毿毿。

    50 《送佛印》 宋·秦觀

    抱包初舍蔚頭藍,江月松風處處參。
    他日惠林為上首,幾年彌勒作同龕。
    真珠撒帳開新座,飛鳥銜花繞舊庵。
    云散虎溪蓮社友,獨依香火思何堪。

    51 《初寒獨居戲作》 宋·陸游

    開殼得紫栗,帶葉摘黃甘。
    獨臥維摩室,誰同彌勒龕?宗文樹雞柵,靈照挈蔬籃。
    一段無生話,燈籠可與談。

    52 《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 宋·黃庭堅

    張子耽酒語蹇吃,聞道潁州又陳州。
    形模彌勒一布袋,文字江河萬古流。

    53 《寄六祖范和尚頌》 宋·黃庭堅

    范公頭上著枷,涪翁腳上著杻。
    且共彌勒過冬,閑坐地爐數九。

    54 《后九首》 宋·劉克莊

    老去具一只眼,向來隔幾重膜。
    盡見夫子宗廟,遍觀彌勒樓閣。

    55 《生日和竹溪二首》 宋·劉克莊

    宿昔銀鞍狨覆韉,今騎秧馬墾荒田。
    學神仙者丹多壞,立事功人傳少全。
    誰管靈均初度日,都忘彌勒下生年。
    新皇早晚開宣室,定有英才對席前。

    56 《己未元日》 宋·劉克莊

    久向優場脫戲衫,亦無布袋杖頭擔。
    彌勒身千百億,問絳人年七十三。
    諸老蕭疏留后殿,高僧滅度少同參。
    未應春事全無分,醉折緗桃蒲帽簪。

    57 《呈萬菴十章·沖舉》 宋·白玉蟾

    自從踏著涅槃門,一枕清風幾萬年。
    弱水蓬萊雖有路,釋迦彌勒正參禪。
    誰將枯木巖前地,放出落花啼鳥天。
    兩個泥牛斗入海,至今消息尚茫然。

    58 《西林入室歌》 宋·白玉蟾

    有一明珠光爍爍,照破三千大千國。
    觀音菩薩正定心,釋迦如來大圓覺。
    或如春色媚山河,或似秋光爽巖壑。
    亦名九轉大還丹,謂之長生不死藥。

    59 《歲莫二首》 宋·蘇轍

    文章習氣消未盡,般若初心老漸明。
    粗有春秋傳舊學,終憑止觀定無生。
    維摩晚亦諧生事,彌勒初猶重世名。
    須發來年應更白,莫留塵滓溷澄清。

    60 《滎陽唐高祖太宗石刻像〈并敘〉》 宋·蘇轍

    滎陽大海院高齊石像二,高不數寸,而姿制甚妙。
    唐高祖為鄭州刺史,太宗方幼而病甚,禱之即愈。
    因各為一碑,刻彌勒佛,且記其事,至今皆在。
    元祐二年九月,祭告永裕陵,過而觀焉,作小詩以授院僧。

    * 關于彌勒的詩詞 描寫彌勒的詩詞 帶有彌勒的詩詞 包含彌勒的古詩詞(1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