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張君的詩詞(155首)

    141 《家君為張丈明叔段丈處厚作詩集序小子贊之》 宋·李處權

    二老學而窮,超然以詩鳴。
    雍容三百篇,一一韶與韺。
    挺特汜水詩,強梁與古爭。
    寂寥會隱篇,澹蕩遺心營。

    142 《次韻張匡山使君郡齋對雨效韋蘇州體》 宋·李處權

    坐嘯凝香霧,卷簾松竹青。
    新霜戒微寒,遠日朝霞頳。
    過午時云族,其濛見初零。
    蕭蕭打葉響,瀝瀝依檐聲。

    143 《元夕陪張使君燕集》 宋·李處權

    老大於節物,真成風馬牛。
    出山赴嘉招,敝袍廁英游。
    簫鼓市井隘,綺羅人物稠。
    嫦娥亦飛來,余光上簾鉤。

    144 《趙君寶宣慰別三十五年矣末由再晤近張倩仲實》 宋·牟巘五

    南屏環擁翠云堆,誰遣精廬特地開。
    祭酒先生甘隱遁,燃藜太乙忽飛來。
    胸中礧磈五千卷,門外芙蕖十萬栽。
    白日竟拋妻子去,群仙攜手上瑤臺。

    145 《趙君寶宣慰別三十五年矣末由再晤近張倩仲實》 宋·牟巘五

    橘園亭畔市多塵,曲院橋邊境轉清。
    山色湖光精舍敞,筆床茶灶釣鉛輕。
    奈何一字不堪煮,且與三賢相并行。
    笑問壽藏何早計,不妨更學趙臺卿。

    146 《趙君寶宣慰別三十五年矣末由再晤近張倩仲實》 宋·牟巘五

    毅齋大老除機關報綬,名節尤偏無所尊。
    曾是臚傳第一唱,卻留衣付外諸孫。
    挹挼柳汗初承渥,稱泛霞觴共拜恩。
    尚記吾家多夙契,何當握手得重論。

    147 《趙君寶宣慰別三十五年矣末由再晤近張倩仲實》 宋·牟巘五

    伯子堯夫豪杰人,四時佳致四時春。
    靜能觀動一機活,會復乘元千克淳。
    造物生生還化化,世情故故又新新。
    不妨長尚亭中醉,自覺沖融氣味真。

    148 《趙君寶宣慰別三十五年矣末由再晤近張倩仲實》 宋·牟巘五

    平生知舊一李友,別后長關白板扉。
    偶有客來孤鶴起,也無人覺小舟歸。
    儘渠俗子頻相惱,只恐仙禽未肯飛。
    莫笑爨琴并煮鶴,醉眠林下兩忘機。

    149 《贈策選軍將張仲舉其父故居鄉與先君游也》 宋·孫應時

    鐵馬橫戈三十秋,天涯肯忘舊父游。
    看君材氣萬人敵,何日關河一戰收。
    判把身心專報國,不憂骨相晚封侯。
    尊前感動書生恨,聽說當年下宿州。

    150 《妻兄張伯高來訪橫河感舊與拜先君墓下有作次》 宋·孫應時

    衰年回首少年事,尚喜初心炯自如。
    俗態可憐人厚簿,交情那問勢親疏。
    懶陪康樂登山屐,且醉淵明采菊廬。
    一笑相尋非易得,河渠執手更踟躕。

    151 《妻兄張伯高來訪橫河感舊與拜先君墓下有作次》 宋·孫應時

    蓽門生計只初年,喬岳終難起一拳。
    小檻清風黃卷里,扁舟碧水白鷗前。
    同尋杖屢曾行處,肯謁松揪獨泫然。
    人事無窮今幾變,空山落日自孤煙。

    152 《張使君生辰》 宋·喻良能

    綠茸紅糝細團枝,天上麒麟瑞此時。
    風度冕旒嘗見問,威名草木自應知。
    當年玉燕生燕國,他日金貂侍漢墀。
    再拜祝公何所似,勝游長與赤松期。

    153 《謝張使君惠簟》 宋·喻良能

    瘦玉敲風翠干長,織成漪浪瑩滄浪。
    封題尚帶鄱江潤,卷贈猶馀燕寢香。
    竹笛當年同秀質,桃笙何處避寒光。
    微軀詎足當珍賜,持奉親闈枕扇涼。

    154 《游青山當涂王使君命供張甚適》 宋·喻良能

    雨映青山訪謫仙,頌廚分釀割肥鮮。
    酣歌一曲西風里,頓失羈愁向酒邊。

    155 《送張使君》 宋·喻良能

    桐川風物最三吳,刺史循良繼兩都。
    但見賣刀還買犢,誰知有袴本無襦。
    來時竹馬迎兒輩,去日棠陰繞舍隅。
    攀斷車轅留不止,他年應作祖張圖。

    * 關于張君的詩詞 描寫張君的詩詞 帶有張君的詩詞 包含張君的古詩詞(1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