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張軍的詩詞(37首)

    21 《和陜州參軍李通微首夏書懷呈同寮張裳段群二先輩》 唐·姚鵠

    公門何事更相牽,邵伯優賢任養閑。
    滿院落花從覆地,半檐初日未開關。
    尋仙鄭谷煙霞里,避暑柯亭樹石間。
    獨為高懷誰和繼,掾曹同處桂同攀。

    22 《送睦州張參軍》 唐·張喬

    重祿輕身日,清資近故鄉。
    因知送君后,轉自惜年芳。
    遠水分林影,層峰起鳥行。
    扁舟此中去,溪月有余光。

    23 《送睦州張參軍》 唐·張喬

    重祿輕身日,清資近故鄉。
    因知送君后,轉自惜年芳。
    遠水分林影,層峰起鳥行。
    扁舟此中去,溪月有余光。

    借古諷今寫馬寓人

    24 《薊門行贈張伯誨將軍》 明·楊承鯤

    薊門三日風日黃,驚塵漲天歸路長。
    禁柳條寒半欲折,邊榆葉稀天欲霜。
    將軍角弓控不發,櫪上鳴鑣動咆哱。
    玉帳高褰瀚海云,朱旗半掩孤城月。

    25 《和陶答龐參軍三送張中·》 宋·蘇軾

    留燈坐達曉,要與影晤言。
    下帷對古人,何暇復窺園。
    使君本學武,少誦《十三篇》。
    頗能口擊賊,戈戟亦森然。

    26 《和陶王撫軍座送客再送張中·》 宋·蘇軾

    胸中有佳處,海瘴不能腓。
    三年無所愧,十口今同歸。
    汝去莫相憐,我生本無依。
    相從大塊中,幾合幾分違。

    27 《寄無為軍張居士》 宋·王安石

    南陽居士月城翁,曾習禪那問色空。
    卓犖想超文字外,低徊卻寄語言中。
    真心妙道終無二,末學殊方自不同。
    此理世間多未悟,因君往往嘆西風。

    28 《送屯田張中行罷成德軍通判還朝》 宋·宋祁

    中山花下舉離樽,縞發蕭蕭重黯魂。
    假節共辭金馬闥,滿更先入玉關門。
    彌年錦帳殘香燎,幾夕蘭陔擷露痕。
    早伏青規奏邊事,五芝泥熟待新恩。

    29 《送張元安肅知軍》 宋·宋祁

    星闈幾罷日薰衣,萬里題封換使麾。
    都外鴟夷催軷酒,塞南楊柳望春旗。
    中軍尺檄閒飛羽,前隊鳴髇列素支。
    競病不須貪賦韻,路人笳鼓記歸時。

    30 《送張景游知邵武軍》 宋·司馬光

    閩領窅何在,東南千里遙。
    仳離傷草草,會合更迢迢。
    隋岸微吹絮,吳江欲上潮。
    肯無同舍念,回首弭輕橈。

    31 《送威勝軍張判官》 宋·歐陽修

    北地不知春,惟看榆葉新。
    岑牟多武士,玉麈重嘉賓。
    野磷驚行客,烽煙入遠塵。
    系書沙上鴈,時寄日邊人。

    32 《送張如京知安肅軍》 宋·歐陽修

    相逢舊從事,新命忽臨戎。
    界上山河壯,軍中鼓角雄。
    朔風馳駿馬,寒雪射驚鴻。
    試取封侯印,何如筆硯功。

    33 《張修赴威勝軍判官》 宋·梅堯臣

    青驪渡河水,俠氣動刀環。
    入幕沙塵暗,臨風鼓角閑。
    地形通栢谷,秋色滿榆關。
    誰復輕儒者,難淹筆硯間。

    34 《送張君儀太祝簽判奉寧軍》 宋·梅堯臣

    社雨燕巢空,古陂菱葉老。
    燕去春當還,菱枯秋不早。
    莫以西風高,於焉亂懷抱。
    指途無幾里,駛馬一秣草。
    彼美賢主公,文章為世寶。
    笑談樽俎間,勿負風月好。

    35 《送張景純知邵武軍》 宋·梅堯臣

    賭卻華亭鶴,圍棋未肯還。
    方為剖符守,又近爛柯山。
    魚稻荊楊下,風煙楚越間。
    小君能賦詠,應得助余閑。

    36 《送張舍人從軍》 宋·汪元量

    大笑出門去,誰能筆硯囚。
    十年渾不調,萬里欲先侯。
    衰爾吾將老,飛揚子未休。
    他年身退遁,肯伴赤松游。

    37 《贈策選軍將張仲舉其父故居鄉與先君游也》 宋·孫應時

    鐵馬橫戈三十秋,天涯肯忘舊父游。
    看君材氣萬人敵,何日關河一戰收。
    判把身心專報國,不憂骨相晚封侯。
    尊前感動書生恨,聽說當年下宿州。

    * 關于張軍的詩詞 描寫張軍的詩詞 帶有張軍的詩詞 包含張軍的古詩詞(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