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弟共的詩詞(455首)

    281 《杜貴墓》 宋·曹安

    東出共城門,古墓何累累。
    就中如夏屋,下馬讀銘碑。
    始知太尉名,富擅政和時。
    詎知邑境中,倉皇來赤眉。
    敢勇率子弟,肆殺力弗支。
    編氓賴保全,迄今令名垂。
    潺潺百泉流,日夕聲猶悲。

    282 《送侄子靖還九經堂》 宋·晁謙之

    少師睦宗族,譽望四海尊。
    具載涪翁詩,凜凜英氣存。
    我方繼先志,愛汝賢弟昆。
    郊天均霈澤,延賞光子孫。

    283 《送李兄赴省》 宋·方大琮

    乃翁場屋負高名,里許工夫共講明。
    謝氏弟兄輝玉樹,韋侯父子薄金籯。
    世科莫訝爭寒畯,少作曾看到老成。
    此去親傳衣缽在,想非漫飽志平生。

    284 《奉次文爵兄韻》 宋·郭贄

    京國相逢意盡傾,不須池草夢中生。
    細將兩地行藏事,消盡幾番長短更。
    籬外黃花香共嗅,案頭易傳手中評。
    慚予才竭難為弟,況復輸兄獨秀名。

    285 《元旦》 宋·何汝樵

    臘盡寒猶厲,春來雪未乾,流年憐易失。
    為客敢求安。
    故里屠蘇酒,新年柏葉盤,嗟哉老兄弟,誰與共清歡。

    286 《詠華林書院》 宋·黃夷簡

    桐軒瀟灑遠塵機,伯始英風世不衰。
    千畝自封輕渭叟,五經同拜重宣尼。
    衣無常主門多義,倉有余糧俗共熙。
    仁智眼前從所樂,利名身外更何思。

    287 《太倉隆福寺創觀音院以詩百韻寄妙觀大師且呈》 宋·郟亶

    珍重妙觀師,書來再三讀。
    不蒙促歸計,乃憂曠箋牘。
    疑師未相知,待我尚塵俗。
    竊聞構新殿,東畔建廊屋。

    288 《詠華林書院》 宋·李宗諤

    華林有胡氏,孝義共知名。
    宅對千峰秀,家傳雙桂榮。
    書樓藏六籍,講席聚諸生。
    官序新春拜,門閭往歲旌。

    289 《和葛天民南翔寺韻》 宋·釋普洽

    折鶴南翔何日返,香云不運春風轉。
    屋為鱗次枕江安,江作蛇行到門遠。
    的的明燈金殿寒,沈沈複道長廊晚。
    老翁矍鑠皎須眉,愛客將迎笑盈面。

    290 《詠華林書院》 宋·孫何

    六闕旌門事若何,諸生常不絕弦歌。
    鯉庭共稟詩書訓,隱巷齊登俊造科。
    宗族有光傳孝弟,鄉閭元訟化淳和。
    芝蘭子弟相薰習,金石交朋互切磋。

    291 《恭次家大人初抵季海陵官舍之韻》 宋·孫應符

    生於陵者自安陵,可事驅馳較驛程,卻望鄉山千里隔,共看淮月一輪明。
    官閑足遂吟呼樂,俸薄休形難息聲。
    最幸一家仍聚首,不須嗟弟與瞻兄。

    292 《怡怡亭》 宋·王景華

    怡怡亭畔路,兄到弟隨肩。
    花徑同調瑟,蘭窗共擘箋。
    看山攜老杖,分果憶兒筵。
    底事常相忍,張家未是賢。

    293 《丙除夜泊舟東湖用白石歸苕溪韻書懷》 宋·徐端

    空山歲晚足堪娛,殘雪千峰水半湖。
    明發臨風相諸弟,共扶白發進屠蘇。

    294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295 《東州逸黨》 宋·顏太初

    天之有常度,躔次絕乖離。
    地之有常理,沈潛無變虧。
    人之有常道,高下遵軌儀。
    三才各定位,萬古永不移。

    296 《姑蘇臺同年會次袁說友韻》 宋·詹體仁

    秋鴻社燕巧相違,從古交游會合稀。
    海內弟兄今有幾,吳中賢士得相依。
    已不消桃李爭春,且向桑榆共夕暉。
    回首慈恩舊題處,年華心事逐云飛。

    297 《觀孔義甫與謝致仕詩有感》 宋·鄭俠

    人生足清閑,天下第一福。
    惜哉聲與利,舉世方逐逐。
    君子耀軒裳。
    小人腴口腹。

    298 《寄兄景祺》 明·陳裕

    東風無便寄云箋,西望關河思惘然。
    白發相催年半百,清顏一別路三千。
    杏花門巷聽春雨,楊柳樓臺倚暮煙。
    征雁已還巢燕至,歸期何事又空傳。

    299 《余羈秣陵乞休累疏而格于新令郁郁之懷伏枕增》 明·豐坊

    天下窮民我最苦,弟兄三四皆黃土。
    兀然獨留多病身,退不能得進何補。
    自從辭家室磬懸,古田春草自年年。
    《北山移文》誰與勒,萬古傷心《棠棣》篇。
    嗚呼六歌兮只自知,欲往訴之人共疑。
    ¤

    300 《世用索五十詩感時念別言詠斯章并寄直卿伯楨》 明·馮琦

    元化一何速,汝年遂半百。
    余最小弱弟,頭顱亦已白。
    身世忽欲老,日月彌堪惜。
    往時階下樹,歷落數十尺。

    * 關于弟共的詩詞 描寫弟共的詩詞 帶有弟共的詩詞 包含弟共的古詩詞(4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