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引還的詩詞(686首)
561
《麻姑山送南城尉羅君》 宋·曾鞏
麻姑之路摩青天,蒼苔白石松風寒。
峭壁直上無攀援,懸磴十步九屈盤。
上有錦繡百頃之平田,山中遺人耕紫煙。
又有白玉萬仞之飛泉,噴崖直瀉蛟龍淵。
562
《答葛蘊》 宋·曾鞏
我初未識子,已知子能文。
春風吹我衣,蜚召入九閽。
眾中得了辭,默許非他人。
方將引飛黃,使出萬馬群。
565
《雪詠》 宋·曾鞏
雪花好潔白,不待詠說知。
區區取相似,今古同一辭。
薛能比眾作,小去筆墨畦。
誰能出千載,為雪立傳碑。
566
《寄王介卿》 宋·曾鞏
憶昨走京塵,衡門始相識。
疏簾掛秋日,客庖留共食。
紛紛說古今,洞不置藩域。
有司甄棟干,度量棄樗櫟。
568
《中宮致齋》 宋·張舜民
重重絳闕隱琳房,落絮飛花日正長。
著作未諳青鎖闥,祠官還伴紫微郎。
林藏鵯鳺隨鶯囀,風引酴醾助酒香。
十載京城倦游客,不知身世在何鄉。
570
《別陳景明二首》 宋·黃公度
冕旒目送出延英,鼓吹江喧引去程。
三夏日遲心自急,百年恩重命還輕。
賈胡久矣傳詩句,蠻長依然識姓名。
丹鼎刀圭應有在,愿隨雞犬上蓬瀛。
572
《慶宮春/高陽臺》 宋·姜夔
雙槳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漸滿空闊。
呼我盟鷗,翩翩欲下,背人還過木末。
那回歸去,蕩云雪、孤舟夜發。
傷心重見,依約眉山,黛痕低壓。
574
《次韻徐伯遠木芙蓉》 宋·王之道
千林搖落見孤芳,銷得詩人賦拒霜。
高壓菊花還獨步,靜窺池水試新妝。
自憐衰病追歡懶,忽睹騷吟引興長。
何必採江重比并,佳名艷色正相當。
575
《和韋蘇州游靈巖山寺韻呈言上人》 宋·王之道
我老懶成癖,貪引林泉幽。
誰令吳中來,兩月乘江流。
闔門十日雨,不得歷虎丘。
讀子靈巖詩,還復令我愁。
想見韋左司,擁騎當年游。
山中雨新霽,綠樹鳴鶯稠。
乘興自不惡,金風颯清秋。
577
《聲聲慢·云深山塢》 宋·吳文英
云深山塢,煙冷江皋,人生未易相逢。
一笑燈前,釵行兩兩春容。
清芳夜爭真態,引生香、撩亂東風。
探花手,與安排金屋,懊惱司空。
579
《寄江東王端明》 宋·朱翌
德人大江南,壺歌溫玉帳。
三歲豐年玉,民倚嵩華壯。
政碑滿七尺,賜蓋高一丈。
平生詩有聲,行與李杜抗。
580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 關于引還的詩詞 描寫引還的詩詞 帶有引還的詩詞 包含引還的古詩詞(68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