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引還的詩詞(686首)

    461 《歸去來集字十首》 宋·蘇軾

    云岫不知遠,巾車行復前。
    仆夫尋老木,童子引清泉。
    矯首獨傲世,委心還樂天。
    農夫告春事,扶老向良田。

    462 《柏》 宋·蘇軾

    故園多珍木,翠柏如蒲葦。
    幽囚無與樂,百日看不已。
    時來拾流膠?一作肪?,未忍踐落子。
    當年誰所種,少長與我齒。

    463 《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宋·蘇軾

    太平宮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樓觀大秦寺延生觀仙游潭十九日aa1歸作詩五百言以記凡所經歷者寄子由遠人罹水旱,王命釋俘囚。
    分縣傳明詔,循山得勝游。
    蕭條初出郭,曠蕩實消憂。
    薄暮來孤鎮,登臨憶武侯。

    464 《奉和陳賢良》 宋·蘇軾

    不學孫吳與六韜,敢將駑馬并英豪。
    望窮海表天還遠,傾盡葵心日愈高。
    身外浮名休瑣瑣,夢中歸思已滔滔。
    三山舊是神仙地,引手東來一釣鰲。

    465 《安州老人食蜜歌》 宋·蘇軾

    安州老人心似鐵,老人心肝小兒舌。
    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
    蜜中有詩人不知,千花百草爭含姿。
    老人咀嚼時一吐,還引世間癡小兒。

    466 《和陶歸去來兮辭》 宋·蘇軾

    歸去來兮,吾方南遷安得歸。
    臥江海之澒洞,吊鼓角之凄悲。
    跡泥蟠而愈深,時電往而莫追。
    懷西南之歸路,夢良是而覺非。

    467 《問淵明》 宋·蘇軾

    子知神非形,何復異人天。
    豈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
    我引而高之,則為日星懸。
    我散而卑之,寧非山與川。

    468 《和陶連雨獨飲二首》 宋·蘇軾

    平生我與爾,舉意輒相然。
    豈止磁石針,雖合猶有間。
    此外一子由,出處同偏僊。
    晚景最可惜,分飛海南天。

    469 《雉將雛》 唐·王建

    雉咿喔,雛出鷇。
    毛斑斑,觜啄啄。
    學飛未得一尺高,還逐母行旋母腳。
    麥壟淺淺難蔽身,遠去戀雛低怕人。
    時時土中鼓兩翅,引雛拾蟲不相離。

    470 《寄張諤招張安國金陵法曹》 宋·王安石

    我老愿為臧丈人,君今少壯豈長貧。
    好須自致青冥上,可且相從寂寞濱。
    深谷黃鸝嬌引子,曲碕翠碧巧藏身。
    尋幽觸靜還成興,何必區區九陌塵。

    471 《寄黃吉甫》 宋·王安石

    學兼文武在吾曹,別後應看虎豹韜。
    欲問廟堂誰鎮撫,尚傳邊塞敢驚騷。
    旌旗急引飛黃下,烽火遙連太白高。
    聞說荊人亦憔悴,家家還愿獻春醪。

    472 《贈侯喜》 唐·韓愈

    吾黨侯生字叔í,呼我持竿釣溫水。
    平明鞭馬出都門,盡日行行荊棘里。
    溫水微茫絕又流,深如車轍闊容輈。

    473 《南都新亭行寄王子發》 宋·秦觀

    洛水沄沄天上動,道人隋渠下梁宋。
    宋都堤上十二亭,一一飛驚若鸞鳳。
    光華遠繼周王雅,宴喜還歸魯侯頌。
    玉觴嚴令肅衣冠,金縷哀音繞梁棟。

    474 《次韻公辟會流觴亭》 宋·秦觀

    偷引湖光一派飛,詠觴還卻似當時。
    吳歌送酒隨流急,越艷浮花轉曲池。
    山廟早因前守徹,冰盤元是故工遺。
    年年褉飲今非昔,不到蘭亭到北池。

    475 《元佑三年余被召至京師從翰林蘇先生過興國浴》 宋·秦觀

    聊移小榻就風廊,臥久衣巾帶佛香。
    白發道人還省否,前年引去病賢良。

    476 《秋興》 宋·陸游

    世事何曾掛齒牙,只將放浪作生涯。
    有時掬米引馴鹿,到處入林求野花。
    鄰父筑場收早稼,溪姑負籠賣秋茶。
    等閑一日還過卻,又倚柴扉數暮鴉。

    477 《梅花絕句》 宋·陸游

    紅梅過後到緗梅,一種春風不并開。
    造物無心還有意,引教日日放翁來。

    478 《戲遣老懹》 宋·陸游

    清羸正怯倚闌干,紗帽還驚半指寬。
    日漏云端才欲暖,風催梅信又成寒。
    尋僧竹院逢茶熟,引鶴溪橋及雪殘。
    只道捐書差似達,庖丁數紙尚須看。

    479 《山園》 宋·陸游

    山泉引派漲清池,野蔓移根絡短籬。
    藝果極知非老事,接花聊復效兒嬉。
    提壺言語開顏聽,斫木衣襦緩步窺。
    莫笑題詩還滿紙,小園幽事要君知。

    480 《開東園路北至山腳因治路傍隙地雜植花草》 宋·陸游

    清溝東畔翦蓁菅,雖設柴門盡日關。
    遠引寒泉成碧沼,稍通密竹露青山。
    幽花泣露開仍落,好鳥穿林去復還。
    更上橫岡吾所愛,小兒試覓屋三間。

    * 關于引還的詩詞 描寫引還的詩詞 帶有引還的詩詞 包含引還的古詩詞(68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