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引藤的詩詞(118首)
61
《念奴嬌》 宋·盧炳
晚天清楚,掃太虛纖翳,涼生江曲。
四愿青冥天地闊,惟有殘霞孤鶩。
山氣凝藍,汀煙引素,竦竦浮群木。
白蘋風定,波澄萬頃寒玉。
62
《念奴嬌》 宋·盧炳
晚天清楚,掃太虛纖翳,涼生江曲。
四顧青冥天地闊,惟有殘霞孤鶩。
山氣凝藍,汀煙引素,竦竦浮群木。
白蘋風定,波澄萬頃寒玉。
63
《念奴嬌》 宋·盧炳
晚天清楚,掃太虛纖翳,涼生江曲。
四愿青冥天地闊,惟有殘霞孤鶩。
山氣凝藍,汀煙引素,竦竦浮群木。
白蘋風定,波澄萬頃寒玉。
65
《樂語》 宋·王義山
◎壽崇節致語隆興府
萬年介壽,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寵周臣之宴。
頌聲交作,協氣橫流。
與天同心,為民立命。
70
《通玄洞》 宋·曹叔遠
遨游倦聽水聲潺,卻愛靈崖引憩間。
樹擁倒暉穿嶂曲,風牽斜雨灑藤彎。
半袈裟裹須彌現,隙滹阿中法界寬。
為納千僧渾不見,欲于此地扣禪關。
71
《回憩翠蛟亭》 宋·孔元忠
引領籃輿上翠微,眾山回首覺平低。
棲真洞口云初合,大滌峰頭日末西。
新筍暗抽穿木葉,古藤虬結跨沙堤。
蛟亭雨后泉聲急,萬鼓喧豗擁澗蹊。
72
《題武陵護戎林亭》 宋·李含章
修篁簇徑出林椒,可與游人避俗囂。
曲檻隔花安筆硯,小窗延月伴簞瓢。
紅藤引蔓移山豆,綠葉分葩植水蕉。
到此每憐清氣別,可堪寒夜雨瀟瀟。
73
《化成巖》 宋·陸經
交臂尋幽歲已殘,瘦藤枯石重躋攀。
忽逢晴洞龍開室,冷瞰寒溪玉繞山。
猿鳥窺人知舊識,藤蘿引逕入無間。
游車自向紅塵去,日暮老僧催閉關。
74
《偈》 宋·釋淵
節近端午,乍晴乍雨。
帶累達磨眼睛,特地和泥合土。
二祖不會承當。
雪庭枉受辛苦。
76
《韓襄毅雍》 明·何允泓
三吳一虎臣,矯矯韓永熙。
韜鈐羅胸臆,威光生頷頤。
束發冠惠文,辨彼浮江尸。
三十仗節鉞,開府章江湄。
78
《吳興唐子華畫云山小景圖》 明·宋訥
君不見夏圭昔寫漁村春霧時,江山半入無聲詩。
又不見馬麟昔作關山秋色圖,千里風煙來座隅。
夏圭馬麟去已遠,一入九原呼不返。
祇今畫者亂如麻,吳興近數唐子華。
79
《春日結草庵》 明·徐繗
指引松門路,飄飄水上蹊。
津云春匝寺,灌木晝藏溪。
苔色終年綠,藤花四月齊。
歸途余興緒,黃鳥隔林啼。
80
《賓山駐錫云居》 明·雪江秀公
滿地云山皆幻住,此心若了始為僧。
草茅徑昃須扶杖,霧雨堂昏要續燈。
警露鶴鳴穿壁月,弄花猿引掛巖藤。
閉門細究《楞嚴》旨,鏡像年芳未可憑。
* 關于引藤的詩詞 描寫引藤的詩詞 帶有引藤的詩詞 包含引藤的古詩詞(11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