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引蔓的詩詞(105首)

    21 《和王仲儀二首·凌霄花》 宋·梅堯臣

    草木不解行,隨生自有理。
    觀此引蔓柔,必憑高樹起。
    氣類固未合,縈纏豈由己。
    仰見蒼虬枝,上發彤霞蕊。
    層霄不易凌,樵斧誰家子。
    一日摧作新,此物當共委。

    22 《感懷追和柳子厚郊居歲暮韻》 宋·晁補之

    殘暑夜如炊,曉風吹蕭索。
    開門望林木,引蔓修籬落。
    所欣塵累遠,不恨生涯薄。
    心事少干云,白頭成憶昨。

    23 《題臥屏十八花·酴醿》 宋·葛立方

    玉骨檀心不肯妝,牽絲引蔓過東墻。
    政須把酒酬清艷,莫待幽香閟枕囊。

    24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留題靈泉觀》 宋·強至

    壞道頹墻繞舊山,空馀繡嶺郁巑屼。
    庭柯引蔓長垂蓋,林莢遺妖尚合歡。
    清渭不隨人事改,溫泉那解客心寒。
    唐宮蕪沒今何在,漫拂津陽石記看。

    25 《春日同伯氏游問政山門意似表弟舊題用其韻先》 宋·李彌遜

    晴妍入遐瞻,佳處要林樾。
    歸云紛卷舒,列岫互明滅。
    偶從青都行,遂與凡境絕。
    輿肩俯清陰,屐齒破苔滑。

    26 《詠筍用昌黎韻》 宋·趙蕃

    山居何所用,種竹并楹軒。
    聽雨宵忘寐,搖風日破煩。
    春來仍引蔓,雨后競添孫。
    迸砌思移石,妨池欲廢盆。

    27 《采菱》 宋·蘇泂

    引蔓搴花釣艇妨,游飏錦浪霅溪傍。
    若教總不餐煙火,只采芳香亦味長。

    28 《酴醾花》 宋·董嗣杲

    韻友相送春已遒,翦瓊肌骨更嬌柔。
    畫屏繚繞無風展,酒甕豐腴有味留。
    云洞懸枝疑雪蛹,雨墻引蔓走煙虬。
    年年壓倒看承架,又費山翁斫竹修。

    29 《松齋秋詠吹黃存之韻七首》 宋·裘萬頃

    牽牛引蔓上東籬,氣肅清商雨過時。
    人意若隨天意好,秋光又到菊花枝。

    30 《贈葉洞春畫葡萄》 宋·陳普

    引蔓牽藤寸管頭,扶驪剔蚌出風流。
    三千龍女拋珠佩,一個儒生擁碧油。
    莫是前生封即墨,便堪作酒博青州。
    齊奴倘會清妍意,免得紅裙逐翠樓。

    31 《詠史上·老子》 宋·陳普

    瓜葛非徒李世民,牽藤引蔓百千身。
    周時柱下霜眉客,今作書符呪水人。

    32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宋·釋師范

    靈山山上葛藤樹,引蔓牽枝遍界生。
    慚愧波旬推倒后,東西有路與人行。

    33 《次建康留守趙龍圖雷音堂韻》 宋·釋師范

    底事明明不用尋,通身有口卻如音。
    笑他盧老能多事,引蔓牽枝誑古今。

    34 《贈山友》 宋·釋文珦

    此地長依止,人間境亦偏。
    壁蘿斜引蔓,崖竹倒垂鞭。
    野鶴通秋夢,妖狐恐夜禪。
    愿來相伴住,解脫世間緣。

    35 《銅人捧露盤引(凌歊)》 宋·賀鑄

    控滄江。
    排青嶂,燕臺涼。
    駐彩仗、樂未渠央。
    巖花磴蔓,妒千門、珠翠倚新妝。

    36 《蕙蘭芳引(林鐘商,俗名歇指調賦藏一家吳郡王畫蘭)》 宋·吳文英

    空翠染云,楚山迥故人南北。
    秀骨冷盈盈,清洗九秋澗綠。
    奉車舊畹,料未許、千金輕儥。
    淺笑還不語,蔓草羅裙一幅。

    37 《薔薇詩一首十八韻呈東海侍郎徐鉉》 唐·李從善

    綠影覆幽池,芳菲四月時。
    管弦朝夕興,組繡百千枝。
    盛引墻看遍,高煩架屢移。
    露輕濡彩筆,蜂誤拂吟髭。

    38 《和登會稽山》 唐·孫逖

    稽山碧湖上,勢入東溟盡。
    煙景晝清明,九峰爭隱嶙。
    望中厭朱紱,俗內探玄牝。
    野老聽鳴騶,山童擁行軫。

    39 《歸沛縣道中晚泊留侯城》 唐·劉長卿

    訪古此城下,子房安在哉。
    白云去不反,危堞空崔嵬。
    伊昔楚漢時,頗聞經濟才。
    運籌風塵下,能使天地開。

    40 《古風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組詩

    * 關于引蔓的詩詞 描寫引蔓的詩詞 帶有引蔓的詩詞 包含引蔓的古詩詞(10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