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引樹的詩詞(588首)
361
《樵青歌 為黃仙裳作》 清·杜濬
當時同學十數人,兩人引頸先朝露。
一人萬里足重繭,一個入海隨煙霧。
三人滅跡逃空門,四人墻東長閉戶。
一人賣藥不二價,一人佯狂以自污。
362
《郊居八首》 明·張時徹
村居何所有,歷歷多修竹。
明星閣樹頭,白云飽溪腹。
釣月引鱒魴,樵霞臥山麓。
枯槁故所耽,飲啄亦自足。
¤
363
《通玄洞》 宋·曹叔遠
遨游倦聽水聲潺,卻愛靈崖引憩間。
樹擁倒暉穿嶂曲,風牽斜雨灑藤彎。
半袈裟裹須彌現,隙滹阿中法界寬。
為納千僧渾不見,欲于此地扣禪關。
364
《梧》 宋·董天吉
一樹梧桐爛熳開,紫沉黃玉是花材。
誰教著在朝陽地,勾引丹山老鳳來。
365
《高齋桂窟》 宋·洪夢炎
植桂不在多,種德如種樹。
前人能種后人傳,自有清陰滿庭戶。
高枝凌云低覆闌,晴光翠色生晝寒。
人家多愛種桃李,幾日春風紅滿地。
367
《送張孝廉》 明·劉師邵
別離知不遠,情至亦潸然。
樹引投京路,鷗隨出浦船。
去程秋雨里,歸夢曉霜前。
親舊如相問,卑棲似往年。
368
《念奴嬌 送幕職》 宋·陸文圭
殘花剩柳,正啼鵑聲里,郵亭別館。
三疊陽關聽未徹,手執離杯引滿。
政坐諸君,久煩老子,今日才蕭散。
翩然歸去,故園綠樹春晚。
369
《偈二首》 宋·釋清旦
三腳驢子弄蹄行,步步相隨不相到。
樹頭驚起雙雙魚,拈為一老一不老。
為憐松竹引清風,其柰出門便是草。
因喚檀郎識得渠,大機大用都推倒。
燒香勘證見根源,糞埽堆頭拾得寶。
叢林浩浩謾商量,勸君莫謗先師好。
372
《中秋聯句》 宋·吳浚
棘闈受得樹涼多,耿耿孤燈奈夜何。
后夜中秋可無月,雨工先為洗銀何。
中秋此去日無多,笑問青天雨若何。
舊日仙槎應好在,西風吹送上天河。
373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374
《叢桂軒四首·老翠》 宋·趙崇璡
霓裳阿妹舞婆娑,老翠連云秀復華。
露令山房籠月色,風清池館落天葩。
分來竇氏三秋種,斧罷吳生幾樹花。
莫訝仙才無用處,一朝隊引嘯煙霞。
376
《上谷秋日雜書四首》 明·程可中
關頭明月古今情,樹引涼飆夜有聲。
土木未忘巡正統,封疆無復問開平。
霜迎狼纛秋臨祭,風偃龍祠歲守盟。
此日廟謨爭畫一,空談莫遣誤書生。
378
《過姚珮卿隱居》 明·葛一龍
瀨淺維舟遠,山紆引路徐。
相尋恐不見,相見喜何如。
積雪村村斷,斜陽樹樹疏。
門人供宿酒,中饋炙枯魚。
歲事將歸客,衰遲漸及予。
松聲動高閣,風葉亂殘書。
379
《覆舟山臨望》 明·顧源
覆舟山頭霽景明,長松落落厓石平。
回巒秀嶺低復昂,傳聞此地為臺城。
南望建章宮,佳氣何郁蔥。
秦淮樹中流,遙與宮門通。
380
《鄆州行寄友人》 明·歸有光
去年河溢徐房間,至今填閼之土高屋顛。
齊魯千里何蕭然,流冗紛紛滿道邊。
牽挽小車載家具,穴地野燒留處處。
丈夫好女乞丐不羞恥,五歲小兒皆能嫻跪起。
* 關于引樹的詩詞 描寫引樹的詩詞 帶有引樹的詩詞 包含引樹的古詩詞(588首)